(詹茂君)
自小就生活在鳳臺縣城,幾十年過去了,在我的印象中,鳳臺不但沒變“大”,反而在逐漸的變“小”,“小”的連我都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剛上小學的時候,媽媽常常讓我跟著她去到菜市街買菜,以便回來時幫她提菜。那時我家住在老縣政府后院,到菜市街(現在百貨大樓門口的老菜市街)不過七八百米,但我總覺得有十萬八千里遠,買過菜后走不多遠,我便腰酸腿痛,非得要歇一歇。媽媽心疼我,總是花上一毛錢給我買個燒餅或是包子什么的。那時的我對上街買菜有種厭惡感,總感覺路太長!
二年級時,爸爸帶著我去水廠一位朋友家辦事。走過汽車站后,我累的走不動了,爸爸一邊背著我一邊給我講故事,二十多分鐘后我倆到了水廠。哇,水廠可真偏僻!四周都是農田,門口的馬路上還停著幾輛老掉牙的壓路機,離縣城夠遠的,簡直就是農村!我還記得到了爸爸的朋友家,朋友給了我一大袋大白兔牛奶糖,我是第一次吃這么好的牛奶糖,不到一個小時,三四十顆糖便被我一掃而空。結果到了晚上,我吐了好幾次——糖吃得太多了!
上初中時,我的同桌住在衛校,她經常邀請我到她家去玩,由于功課太忙,我一直沒機會。但盛情難卻,期末考試結束后,我決定“冒險”去她家看看:在我的記憶中,衛校離我家非常遙遠!吃過午飯,我出發了,先經過汽車站,然后是二中、黨校,又穿過一大片荷塘,再經過一片農田,經過四十多分鐘的“長途跋涉”,我總算到了同桌家!等我玩好再走回家,天也黑透了。唉,衛校雖好玩,可離縣城太遠,打死我也不能住在這里!
十幾年過去了,如今的鳳臺縣城,比以前擴大了幾十倍,以前的“北門口”如今變成了“南門口”;以前的水廠路,如今變成了鬧市區;以前渺無人煙的衛校附近,如今變成了房價最高的鳳凰花園小區和福海園……難怪有人開玩笑:十年以后,人們見面一定會說,鳳臺人真糊涂,竟然把丁集電廠建在了縣城中心!
現在,吃過晚飯后,我經常陪著家人去散步,常常溜到縣政務新區文化廣場。廣場的西面,便是住滿了居民的鳳凰小區。可我卻時常納悶:為何以前幾十分鐘漫長的路程,現在走個一二十分鐘輕輕松松便到了(要是打的的話不過三分鐘)?究竟是路寬了、人變了,還是心寬了、人富了?鳳臺究竟是變大了還是變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