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南市鳳臺縣錢廟鄉鄭樓村村民曹國敏很是高興,在鄉里信訪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他治療傷殘的費用終于有了著落。原來,在2011年的一次車禍中,曹國敏受到重創,左腿落下了殘疾。肇事司機當場逃逸,經法院判決,車禍相關責任方應共同承擔曹國敏的治療費用,但是責任人卻借故不愿執行判決。為了要到治療費,曹國敏多次上訪,希望治療費能夠得到妥善落實。
曹國敏的情況引起了錢廟鄉信訪部門的重視,工作人員在進行安撫說服的同時,積極為他聯系法院、司法和律師,協調事故相關方,終于使曹國敏的治療費用得到落實。錢廟鄉信訪工作人員介紹,截至目前,曹國敏的治療費已經到位17萬元。為了給予曹國敏進一步的援助,鄉里還將其列入低保對象,經常派人到他家走訪慰問。
曹國敏的事例是淮南市嚴格落實信訪工作,為民解憂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淮南市堅持以深入推進信訪工作制度改革為主線,以打造“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為抓手,創新體制,強化舉措,全力抓好信訪工作落實,力促社會和諧穩定。2015年,該市信訪工作呈現整體趨穩向好、信訪總量下降的積極變化,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
在實際工作中,該市開通網上信訪信息系統,實行市縣鄉三級網上辦理信訪事項。截至目前,全市接入網上信訪信息系統單位累計已達到328家,基本實現“三個全覆蓋”,即工作范圍全覆蓋,形成了縱向聯通市、縣區、鄉鎮(街道)三級,橫向聯通市、縣區職能部門的信訪信息化網絡體系;信訪形式全覆蓋,將群眾來信、來訪、來電、網上投訴、領導信箱等不同形式反映的信訪事項,全部納入了網上信訪信息系統統一流轉。
同時,淮南市著力推動黨政領導干部接訪常態化,每月初在《淮南日報》、淮南電視臺、政府門戶網站等主流媒體公開公示市、縣區黨政主要領導的接訪安排和具體時間、地點。今年1—10月份,市黨政領導累計開門接訪46次,接待群眾197批、1414人次,解決信訪事項137件;縣區黨政主要領導累計公開接訪985次,接待群眾1279批、10753人次,解決信訪事項975件。
此外,淮南市創新工作方式,健全完善責任落實機制、分析研判機制、督查問責機制、教育引導機制等四項機制,全力抓好信訪積案攻堅化解工作。截至目前,省交辦37件信訪積案,已成功化解35件。
在解決信訪問題的同時,淮南市注重信訪秩序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信訪問題,一手抓群眾訴求表達渠道的暢通,一手抓正常信訪秩序的維護。對市直單位、縣區、鄉鎮(街道)信訪工作人員進行接訪、辦信、督查督辦、復查復核等業務知識培訓,極大地提高了各級信訪干部處理信訪問題的能力。同時,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引導群眾依法進行信訪活動,理性表達利益訴求。
(安徽日報記者 孫玉寶 范孝東)
(《安徽日報》12月24日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