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廣大人民群眾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但在衣食無憂的背后也出現了一種餐飲浪費現象。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滿桌沒有吃完的雞鴨魚肉倒掉了;滿桌沒動幾筷的生猛海鮮倒掉了;滿桌沒有動過的米飯、面條、饅頭倒掉了;尤其是每逢生日宴、婚宴、慶功宴、招待宴等一些較大型宴會時,倒掉的剩飯剩菜更是平時的數倍。餐飲浪費之風之所以如此盛行,最主要的原因是“面子”在作怪,當餐飲與地位、闊氣、排場相聯系的時候,餐飲浪費現象也就不可避免了。
在餐飲浪費問題上,還有這樣一種論調值得注意,有的人認為“我的餐飲我作主”,至于買什么,買多少,怎么吃,吃多少,那是自己的事,是個人的消費行為,就是買了一點兒也不吃再扔掉,別人亦無權干涉。其實,我們每個人必須要清楚,縱然你再有錢,也無權揮霍勞動人民辛辛苦苦生產的食物,也沒有資格不尊重廣大群眾的勞動成果。
“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表明了我們黨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安全、深切關心群眾生活的人民情懷。
厲行節約,人人有責。餐飲節約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一種責任。當下,我們必須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對餐飲浪費現象給予高度重視,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以避免和禁止。首先,消費者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做到理性消費,避免浪費,在點餐時應當合理、適量;其次,餐飲業要推行崇尚節約的行規行風,完善服務,為消費者節約餐飲提供便利;另外,有關部門也要搞好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廣大消費者樹立正確的餐飲消費觀念,形成節約餐飲的良好氛圍。(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