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煙花”如期登陸。據我市氣象局發布《氣象信息專報》,預計今年第6號臺風“煙花”登陸后,可能于27日開始給本市帶來明顯影響,全市將有較強降水,28至29日全市將有大到暴雨。而剛剛過去的淮南“7.16”極端暴雨還令人心有余悸,當天降水量全國第一,使得城市多地化為澤國,給群眾工作生活帶來影響,財產造成損失。不久前,中原大地的河南也遭遇極端天氣,暴雨如注,多城市被淹,損失嚴重……
值此盛夏,仿若多事之秋,全球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的到來,給我們帶來了嚴峻的考驗。然而老話說得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應對強降雨可能導致的汛情和城市內澇,我們有著一系列完善的應急備案,只需枕戈待旦,統籌兼顧,講究科學,注重細節,團結一心,迎難而上,便能凝聚鼓舞勇氣和力量。
說到治“水”,中國有一位功勛卓著的英雄,同時也是民族奮斗的精神偶像,他就是大禹。禹子承父業繼續治水,他善于觀察、總結經驗,一改父親的做法,采用疏導的方式,終于治水成功,成為一代明主。大禹治水的遺址就位于我省蚌埠市西郊的涂山南麓淮河東岸。相傳,大禹娶涂山氏為妻,治水時“三過家門”,忘我精神也流傳千古。古籍流芳,英雄歷歷,當為楷模。新時代治“水”也要有一股“大禹精神”。
簡單分析,大禹治水精神涵蓋這樣幾方面內涵——公而忘私、憂國憂民的奉獻精神;艱苦奮斗、堅韌不拔的戰斗精神;思考方法、因勢利導的科學精神;以身為度、以聲為律的律已精神;嚴明法度、公正執法的治法精神。在我們城市應對暴雨導致汛情和城市內澇的過程中,也需要從幾點入手,嚴密應對,落實成效。首先,需要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汲取教訓,不斷修改完善應急機制與措施,加強天氣預警和抗災宣傳,使得預警防災、應急聯動、災后恢復更加有制可依、有度可行,提高效率,檢驗成果。同時,各級各單位和公安、消防、城市公用事業等職能部門更應責任到人、任務在手、各司其職、爭分奪秒,帶領人民群眾織牢應對暴雨天災的恢弘大網,馴服洪水,勇斗蛟龍。再者,廣大群眾要堅定信心,團結一心,既無需恐慌驚心,也不可掉以輕心,關注天氣預報,聽從政府安排,配合救援力量做好抗災自救,做到不信謠、不傳謠,發揮咱淮南人應有熱情與血性,在自救的同時努力幫助救援隊伍救助他人,讓一股股正能量的浩氣與溫暖流淌城市間,提振精氣神。
與此同時,對于在暴雨水災中傳播謠言、損害他人利益的人要追求法律責任,對于那種“只掃自家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自利之人應給予道德譴責。我們可喜地看到,在應對暴雨的大考中,來自公安、消防、供電、通信、醫療、礦山救援等部門的一個個身影不畏艱險,迎難而上,在自家抗災救援的同時,還義無反顧馳援河南,寫下了災難考驗下的淮南宣言與淮南力量,成為守衛群眾生命與財產安全的“弄潮兒”,給人感動。這股勁兒,也應該成為我們時代發聲、探索發展的熱血和力量。
人民齊心戰天災,一場大雨只等閑。相信有政府的領導,民眾同舟共濟、敢于戰斗的合力,我們一定能夠戰勝“煙花”,贏得勝利!(萬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