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早報》報道,洞山街道錦里社區創新社區治理,著力培育社區公益類、互助類、治理類社會組織,促進社區居民成為社區服務和治理的堅強后盾與有力保障。居民共建共享,共同繪制社區“同心圓”。
新時代,社區文明的構建過程中,制度的設計、組織的構建、人員積極性與參與性的激發吸引是關鍵。錦里社區通過培育各類與文明生活相關的社會組織,使居民充分參與社區治理并取得良好效果,是一種很好的樣本與嘗試。
文明的教育與構建,核心在人。社區組織通過各類貼近生活、喜聞樂見的形式吸引居民參與,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啟迪思想,陶冶情操,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必然會獲得居民的踴躍回應。在此基礎上,通過對接社會組織參與運營、提供指導服務,攜手居民共建共享,探索出長效發展機制。
環境塑造人,文化滋養人,榜樣引領人。當先進的文明環境與和諧的社區氛圍成為一種生活召喚和常態,其成員就會自然而然參與其中,甘之如飴,樂此不疲。文明生活的潮流才能源源不竭,澎湃有力!
錦里社區的治理創新,不僅彌補了社區管理人手不足的“短處”,更發揚了社區居民文體展示與參與共建的“長處”。發動“群眾的力量”,追求和諧的夢想,由此形成“良性循環”,必然給文明社區建設帶個好頭,給創城實踐注入了活水,值得學習和借鑒。(萬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