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嚴 攝影報道)初夏的鳳臺縣李沖回族鄉,金黃的杏子壓彎枝頭,果農王玉帥卻眉頭緊鎖——他種植的十幾畝砂礫土杏林迎來豐收,但天氣炎熱導致杏子加速成熟,部分鮮杏面臨滯銷風險。日前,他通過市新聞傳媒中心發出求助:“希望更多人嘗到我們的好杏子!”
王玉帥的杏園位于李沖回族鄉山地,這里獨特的砂礫土質和以牛糞為有機肥培育出的杏子皮薄肉厚、香甜可口,是當地的特色農產品。今年氣候適宜,他種植的杏林產量達五六千斤。高溫天氣加速了果實軟化,若無法及時售出,鮮杏將爛在地里,果農一年的心血也將付諸東流。
面對緊急情況,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迅速介入,通過實地走訪、拍攝果園實況,啟動助農宣傳行動。與此同時,中心“助農扶微公益幫幫團”也迅速響應,在多個粉絲群發起團購活動。消息發出后,熱心市民積極響應,紛紛下單支持。僅一天時間,售出鮮杏近600斤。
“杏子好吃,啥時再團?買少了!”5月12日上午,參與團購的市民拿到杏子后贊不絕口。這聲聲稱贊,既是對杏子品質的認可,更是愛心助農行動成效的生動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