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家申請購買一臺旋播機,政府給農機補貼40%,不但自家種田方便,還可以為農戶們服務掙錢。”4月下旬的一天上午,記者采訪洛河鎮劉郢村農民劉長保,他是這樣說的。
劉長保今年50多歲,全家5口人,自家承包7畝土地,又轉讓別人的10畝承包地,栽了3畝葡萄,其余土地全種糧食。他說,買了旋播機以后,讓兒子在家經營農機服務,這比外出打工更劃算。
“沒想到農民對農機的需求有這么大。”市農機局局長袁鳳茂告訴記者,今年中央財政給我市的農機購置補貼首批1460萬元,比去年增加了近1倍,目前已基本用完。他說,前兩年農民申請購置農機,一天最多來三五個人,今年3月頭一天辦理農機購置申請手續,一下就來近400人,屋里擠不下就在外面排隊。袁局長計算一下,今年首批農機補貼,就可以直接拉動農民4000萬元的投資。
農機購置補貼的拉力為何這么大?
記者經過調查,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購農機可以讓農民增加就業崗位。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不少農民工返回家鄉,他們積累了資金尋求創業門路,有些人看到購農機政府給補貼,就抓住機遇謀劃農機服務,購一臺農機一年掙幾萬元,比打工的收入更多。據了解,今春申請購置農機的農戶,至少有20%是返鄉農民工。安成鎮連崗村農民連佩永多年在南方打工,今春回鄉后申請購置耕作機械,他向記者說,本地種菜的農戶多,買一臺小型耕作機械進大棚里犁地,這項服務一定受歡迎,這樣買了農機就不再外出打工了。
今年農機購置補貼率提高和范圍擴大,農機戶有了更多的選擇,這也是拉動農民投資一個原因。輪式聯合收割機原來沒有列入補貼范圍,今年納入補貼范圍后,每臺可補貼2萬元,一下就增加100多臺,這一項就拉動農民投資800多萬元。半喂入式聯合收割機原來每臺補貼2萬元,今年補貼提高到5萬元,申請購機的增加到200人,目前已購買40多臺。同時,農機經銷商還可提供貸款,解決購機戶的資金困難。
尤其是農機戶追求技術性能高、作業效率高的現代化農機具,在補貼政策的鼓勵下,拿出更多的資金提升農機化水平。近幾年,我市機插秧發展速度較快,但插秧機多是手扶式的,作業效率不高。今春農機戶申請購買高速插秧機已有40臺,這種插秧機一天可插秧60畝,比手扶式的工效提高2倍。
據介紹,往年農機補貼發放,都是由農民先拿錢購農機,然后拿發票辦手續。今年采取了以協議合同的方式,農民拿著協議購機,政府補貼部分就不要付款,由農機部門與廠商結算,這樣減輕了購機戶的資金困難。
記者了解到,今年政府還將增加農機購置補貼專項資金,將帶動農民更多的投入。由此,我市農機化規模將快速發展,更加推進發展現代農業。
(記者 祁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