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第六屆淮南市“十大杰出青年”易安強
2004年9月12日淮南中北巴士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易安強從南京中北巴士股份公司來到淮南任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四年多來,他默默無聞地奉獻于他熱愛的公交事業,兢兢業業地耕耘于他鐘情的公交事業,以心血和智慧推動了淮南公交事業的跨越發展。
謀“略”——他運籌帷幄
現代企業的競爭,從深層次上說,是經營謀略的競爭,只有善于運用謀略的智者,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為了公司的發展與壯大,易安強把全部的智慧和汗水都奉獻給淮南中北公司,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一套經營理念。
——制度規范化。易安強憑著多年的實踐經驗,確立了“以人為本”的企業經營理念。他倡導制定的《八項服務承諾》、《生產營運管理制度》、《物資供應管理制度》《服務質量監督信息處理辦法》等36項管理制度,成為公司改制后規章制度的重要補充。規范制度,不僅堵塞了管理漏洞,而且每年降低公司經營成本近200萬元,企業步入了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
——執紀公正化。易安強堅持原則,獎罰分明。干得好,收入有保證,相反,如果各項考核指標完不成,出了重大事故,則要受到經濟處罰、“罷官”等制裁。2005年5月份,公司發生一次火災事故,易安強同志首先自罰3000元,并層層追究責任。
——安全經常化。為最大限度地保證乘客乘車安全,易安強提出了“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能安全”的安全管理理念,狠抓駕駛員、車輛這兩大安全管理的重要源頭,堅決執行車輛“三檢”和回場簽字制度,徹底整治危及行車安全的現象和行為;改變駕駛員工資分配辦法,并規定運行時間,以杜絕相互追攆、久等候客現象;建立激勵駕駛員機制,設立了營運駕駛員安全獎。四年來,公司安全事故次數與五年前相比下降了56%,企業安全事故費用減少600余萬元。
——管理系統化。在管理機制上,易安強注重每道工序的模式化作業,每個層面都引入競爭機制,形成了“競聘上崗、優勝劣汰、嚴格有序”的管理體系。為保證企業發展所需的各種專業技術人才,他堅持“德、能、勤、績”的選人用人標準,不拘一格地選用人才,變相馬為賽馬,奮力推進“人才強企”的發展戰略。對干部一律實行公開招聘、競爭上崗的辦法,從而打造了一支精干、高效、責權清晰的管理隊伍。使得原企業“一線緊、二線松、三線腫”以及工作效率低下的狀況得到了根本改變,徹底消除“因人設崗”的做法。改變原有的分配制度,實行定人定崗定報酬,實現了真正意義的多勞多得。
謀“變”——他敢為人先
易安強認為:干企業最重要的就是要敢為人先,爭一個“早”字。
易安強到公司后,認真分析研究了公交事業的優勢和不足,他感到:隨著城區建設速度加快,原有的車輛運行班次、線網布局,無法保證市民的乘坐需求,公交必須要主動早“變”。四年來,易安強在公交線網布局上想盡了辦法,下足了功夫,新開辟公交線路3條,調整線路走向6條。通過新開辟線路和延伸、調整線路,不僅最大限度地方便市民出行,更為公司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在一片贊揚聲中,易安強又將目光轉向了建設公交硬件設施上。
他千方百計籌措資金,購置新車。四年來,公司凈增新型豪華大巴客車300多輛,車輛更新后,他又要求全體駕售人員更加愛護車輛,服務態度更加規范,乘坐該線路的乘客日益增多,產值年年上升,一位乘客由衷評價:“現在公交車輛設備比以前好、服務態度比以往佳,坐著就是舒服。”為逐步實現科技公交,公司又對辦公系統、物資供應系統、修理系統實現網絡自動化。今年還將推出IC卡、無人售票和GPRS運營調度系統。
謀“和”——他以人為本
“塑造企業文化是培育企業品牌的重要環節,一個缺乏文化底蘊的企業,是不會有前途的。”易安強這樣說。
為此,他十分注重企業文化建設,打造文化品牌。
——質量為本,把最優良的服務獻給乘客。為了做到以服務求生存,易安強大力倡導“大服務”理念。通過安全警示標語、文明服務用語、溫馨祝福話語,精心營造車廂文化;建立員工教育培訓經常化、制度化機制;強化監管,對外認真履行社會服務承諾,廣泛接受市民監督,對內切實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及時妥善處理乘客投訴。
——民生為重,把最優厚的利益獻給社會。易安強常說,沒有黨和政府,沒有股東和員工,就沒有他的今天。為此,他堅持為黨和政府分憂,為社會出力,為員工解愁。他還經常關心弱勢群體,組織發動員工向災區、貧困地區和公司貧困員工、黨員、團員捐資捐物。
——團隊為先,把最優秀的員工獻給企業。人氣旺則企業興,旺盛的人氣既源于企業文化積淀,更來自企業對員工和乘客的尊重和關懷。長期以來,易安強不惜投入,對職工進行多渠道培訓,加快了企業人才建設。四年多來,公司先后組織各類服務培訓130多起,員工受教育面達到100%。同時,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易安強還特別注重人文關懷,在員工生病時他會親自探望,家庭遭遇不幸時他會親自安慰。2005年,公司一名乘務員因病需要作手術,愛人也突發腦梗塞,急需要開刀,家庭遭受雙重打擊,生活特別困難。公司馬上在全公司范圍內組織捐款,易安強帶領公司高管層成員親自將9000多元捐款送至醫院。易安強就是憑著這種人文關懷,才使每位員工都自覺地由“工作者”轉化為“主人翁”,使企業在無形中產生了一種親和力,把大家緊緊團結在一起,為企業共謀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謀“愛”——他回報奉獻社會
為了體現公交的公益性,中北公司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在淮南每年舉辦的中國豆腐文化節期間。公司都提供車輛專車,組織“青年志愿者”為中國豆腐文化節開幕式接送嘉賓。“青年志愿者”們統一著裝,身披綬帶,以文明的禮儀風范,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賓朋,宣傳淮南的歷史文化和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受到市領導和嘉賓們的歡迎。
在2007年淮南市遭遇洪水災害后,公司向鳳臺縣劉集鄉和潘集區災區人民送去10萬元捐款和2萬元的食品。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大地震,地震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淮南中北員工的心亦被深深牽動。地震無情人有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為幫助災區人民戰勝災害,淮南中北公司即向災區捐款5萬元,并在公司開展了賑災捐款活動。廣大員工積極響應公司的號召,紛紛慷慨解囊,踴躍捐款,公司員工共捐款92978元,奉獻出了一份份愛心。
灑下辛勤汗水,收獲豐厚果實。由于出色的成績,易安強先后獲得第六屆淮南十大杰出青年,安徽省建設廳十五發展創新工程先進個人、淮南市優秀職工之友、市先進個人、省建設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記者 馮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