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胡女士打來電話反映,自己招待公司客戶,在某餐館就餐后索要的50元有獎定額發票有問題,“看著也像是真的,也有兌獎區和防偽碼,可是公司的財務人員卻說這發票是假的!?發票上也有這么大的文章?”帶著胡女士的疑問,記者來到市地稅局,了解我市的發票鑒別使用情況。
專家支招識真偽
記者隨機抽取了幾張5元至50元面額不等的發票,讓稅務部門的發票專家進行鑒別,專家通過“一看,二摸,三聽”的辦法,立刻找出一張2007版黃底50元面額的假發票,著實讓記者驚嘆不已。
據專家介紹,真假發票在紙張、字體、油墨等方面都有差異。真發票紙質挺括堅韌、油墨色澤柔和明亮、字跡清晰,而12位代碼、8位號碼字間距適當、印制精細;刮獎區光潔度清晰,用手指輕輕一刮,便可被刮開。假發票油墨色澤暗淡、字間距不成比例、粗制濫造。獎區覆蓋面比較粗糙,不易被刮開,粉末成球狀,且假發票紙張發脆。
多種途徑可查詢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許多市民消費后一般不去索要發票,有些注意保護自身權益的消費者在收到假發票后,沒有及時發現,事后經營業主卻不承認,讓消費者有苦難言。如何能準確地識別假發票,市地稅局工作人員又介紹了幾種行之有效的辦法。消費者在取得發票后,可以立即撥打發票查詢熱線12366,通過語音提示進行鑒別;也可以編輯手機短信FP加12位的發票代碼和8位發票號碼,發送至106573006604進行查詢。通過上述兩種辦法,消費者在消費場所就可以直接查詢到發票真偽。
消費者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也可登陸淮南市地稅局網站,通過“發票查詢”系統辨別發票真偽。如果消費者取得的發票印章不清晰或者與店名不符,可以拒收。
層層防護堵漏洞
目前,需繳納地稅的發票共有服務娛樂、交通運輸、文化體育等9大類,34種版本發票。而最容易造假的有獎定額發票也從今年年初換成了藍色底版,并由7種面額減少至4種。藍版發票較以往的黃版發票采取了多種防偽標識。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市地稅部門正在研發發票在線管理系統,該系統通過網絡稅控機將各個經營戶開具的發票信息傳至地稅部門,通過發票在線管理系統將信息納入其中,市民可以通過網絡對發票進行驗證。目前,此項技術涵蓋地稅部門代開發票、有獎定額發票和稅控發票等票種,隨著系統的完善,今后將把填開式發票和自印式發票納入其中,通過層層防護,讓假發票無處藏身。
(記者 李舒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