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黨員干部學習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勝利閉幕后,我市廣大黨員干部迅速掀起學習貫徹落實黨代會精神熱潮,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上來,以“五大攻堅行動”讓淮南這座老工業城市迸發新的生機活力。
步入淮南高新區產業園二期項目工地,21棟標準化廠房已經竣工,室內裝修聲此起彼伏,安徽煜祺光學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壹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已開始進場裝修,預計于2022年2月份正式投產,將進一步延伸電子商顯產業鏈。
“我們抓實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培育新的增長點和增長極,努力形成多元支撐、擺脫過度依賴。”淮南高新區管委會負責人李群告訴記者,“五大攻堅行動”為高新區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高新區正扎實推進產業轉型攻堅行動,全面提升園區能級,加快園區管理體制改革,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優化服務效率品質,提高單位面積的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益。
行走在謝家集區的項目建設工地,圍擋覆蓋、濕法作業讓塵土隔絕,一輛輛工程車輛沖洗后方才駛出工地。“城市更新是城市系統全面的升級,不是簡單的舊樓改造、修修補補,需要有戰略眼光、長遠規劃。”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姚永向記者介紹:在推進城市更新攻堅行動中,將全面優化城市功能、結構、布局,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做到“老城區有底蘊、新城區有品位”。
沿著新鋪設的900米瀝青路駛向遠近馳名的高塘人家生態園,在樹木掩映下,這條農業觀光路伸向遠方,沿途一排排整齊的草莓大棚在秋日的暖陽下熠熠生輝。作為市財政局駐村工作隊招商引資引進的項目,生態園吸引了社會投資1.2億元分三期建設集生態農業、休閑旅游于一體的農業生態園。
駐村工作隊隊員廖天翼告訴記者,將把省黨代會精神讀懂、悟深、吃透,在鄉村振興攻堅行動中高質量推進富民強村,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培育一批農業企業扎根農村、聚力創新,將農戶與市場連接起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
初冬時節,200余只鴛鴦再次飛抵淮南大通濕地鴛鴦湖,這已是野生鴛鴦連續5年成群在此越冬,這在華東地區實屬罕見。這里曾經是滿目瘡痍的采煤沉陷區,為推進城市“傷疤”修復,我市推進采煤塌陷區綜合治理項目,讓昔日采煤沉陷區呈現出水草豐美、湖水清澈、綠意盎然的濕地景觀,并獲得世界銀行點贊。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資源型城市綠色轉型步履不停。”大通區環保局工作人員周磊表示,將扎實推進生態修復攻堅行動,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持續抓好污染防治,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傾力打造綠色淮南美好家園。
在八公山區畢家崗街道,由老黨員、律師、熱心群眾等組成的“鄰里幫幫團”受到群眾歡迎。幫幫團分為最可愛的人、愛心媽媽、白衣天使、公平維護者等特色小組,積極組織互助活動。
“扎實推進社會治理攻堅行動,推進網格化建設,把社會治理最基本的、最基礎的那部分,打扎實、做牢固。”畢家崗街道新建社區網格員代麗麗表示,將把省黨代會精神落實在行動中,構建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開放共享的基層管理服務平臺,讓人民群眾獲得感更加充實。
省委有部署,淮南見行動。放眼淮河兩岸,省黨代會精神從上窯山下走向安豐塘畔,廣大干部群眾紛紛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黨代會精神上來,為開啟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新征程貢獻力量。(特約記者 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