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在淮南疫情防控基本實現社會面清零之時
4月19日,2022年平常的一天。然而,對于淮南來說,卻是激奮人心不簡單的一天。
4月19日,淮南疫情防控基本實現社會面清零的階段性目標。
4月19日,具有標志意義。
這是一場不見硝煙,卻硝煙彌漫的大仗硬仗。
從3月26日算起,時至4月19日,2022淮南疫情防控阻擊戰,所持續的天數,我們每一個人都清晰于心。
淮南戰疫這場大仗硬仗,市委、市政府果斷決策、方略運用得當、措施有力有序,市縣區指揮體系高效運轉,全市上下一條心、一盤棋,管控、流調、核檢、轉運、隔離、保障、救治、宣傳和輿論引導等各項工作緊張有序,戰疫取得階段性成果。全市和外界社會輿論,普遍給予淮南本輪抗擊疫情總體高評。
客觀地講,這些肯定和高評,是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干群用硬作風硬拼來的,是全市上下用實際行動和人民群眾看得見的效果效率換來的。
付出總有收獲,成效值得肯定。勝利,應該擁有掌聲。
然而,還未到歡慶的時候。此時此刻,我們仍然要保持清醒冷靜和沉穩。
社會面“清零”并不是風險“清零”。我們更要看到,新冠疫情防控具有復雜性、艱巨性和反復性,目前市外其他地方疫情持續散發,外地返鄉人員增多,我市疫情防控將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面臨巨大壓力。我們必須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以更加嚴格、更加細致的措施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宜將剩勇追窮寇。比拼耐力的時候到了。
比拼耐力,是在對前一階段戰疫總體情況充分分析基礎上,所作出的要求。因為前一階段,經過長達近一個月的奮力拼搏、連天加夜、夜以繼日、持續鏖戰,不分白天黑夜,奮不顧身、義無反顧,高強度、大力度,舉全市之力的“大兵團”“迂回穿插”鏖戰,一定程度上必然會人困馬乏,物資消耗巨大,精力損耗極大,心理壓力和承受能力也已接近極限。因而,極易產生疲憊倦怠心理,極易放松警惕,極易產生厭戰情緒。面對階段性勝利,容易產生松勁懈怠。我們務必嚴格遵守疫情防控相關規定,做到非必要不外出、少聚集,落實好外來人員提前報備、“雙碼”查驗、閉環管理等措施,切實加強返鄉人員居家隔離管控和社區管控,及時排除各種風險隱患。
考驗耐力,是在對當前全市疫情形勢走向進行科學預判,所作出的提示。決不能留給疫情一絲一毫的喘息機會。我們要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要有長線作戰、常態化防控的各種準備。因而,我們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和預期。越是緊要關頭,越是重要關口,越要毫不懈怠、鼓足精氣神,越要咬緊牙關、堅持住。堅持就是勝利,堅持才能勝利,堅持到底才能取得全面勝利!
病毒跑得快,我們要跑得更快,只有一直跑在病毒前頭,才能以快制快。積極主動才能取得主動,才能一舉將病毒擊潰并徹底降服。
同疫情作斗爭,是物質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對壘,更是意志、耐力的比拼。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這是我國疫情防控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與傳播力極強的新冠變異毒株多次殊死較量后,我們要更加堅定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不猶疑。果斷決策,果敢出擊,勇敢迎戰,出手有力才能戰而勝之。
全市上下必須慎終如始,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始終保持定力、保持斗志,對疫情傳播的警惕性不能降低,對疫情防控的措施要求不能降低,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幸心理、松勁心態,堅定信心決心,鑄就起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強大精神防線,構筑起全市一盤棋、上下一條心的淮南戰疫必勝的壯志同心!
高昂的情緒可以感染每一個人,昂揚的斗志可以振奮每一個人,無窮的干勁可以傳遞給每一個人。
時不我待,朝夕競速。2022年第一季度已經翻過,拼力第二季度正在競跑。經濟發展、信訪和為群眾辦實事、營商環境的綜合比拼,對全市干部群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疫情之下,我們面臨的形勢局勢情勢更加復雜多變,工作任務更加繁重艱巨。必須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必須疫情防控毫不松懈,復工復產穩妥推進,經濟建設快馬加鞭。
壓力固然巨大,我們要設法轉換為動力。
肩上的擔子固然很重,我們不僅要能挑起來,還要能快步向前!
不僅要有勇挑重擔的寬肩膀、鐵肩膀,更要有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硬本領、真本事。
我們堅信,不僅能夠奪取疫情防控斗爭的全面勝利,更能夠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雙勝利。
戰衣未解再揚鞭,未洗征塵已出發!(懷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