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政協委員學習培訓的淮南實踐
“5天學習培訓,拍了97張PPT課件照片留存在手機里,記錄了23頁紙的要點筆記,培訓啟發了我下一步的履職思路。”
“通過培訓,我對調查研究是人民政協的重要職能和‘看家本領’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積極響應黨中央關于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號召,不斷提高調查研究能力。”
......,......
近日,在淮南市政協網站“委員風采”欄目,5名市政協委員分享了參加湖南大學委員履職能力提升進修班的“學思踐悟”。
與此同時,網上“淮南政協書院”2023年第3期委員讀書活動也正如火如荼開展著,激發著委員“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的行動自覺。
學而思進、履職盡責。市政協以大學習大培訓為重要抓手,引導委員始終保持坐標“在一線”、心態“在一線”、責任“在一線”的狀態,著力“聚共識、固團結”,不斷匯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磅礴合力。
正心凝心同心匯,扣好履職“第一粒扣子”
——培新、賦老相結合,聚焦對象精準培訓。
重視學習、崇尚學習,是人民政協的優良傳統;大學習大培訓,是推動政協事業創新發展的基礎工程。
53.7%,這是十六屆市政協新任委員占比。
市政協黨組根據實際情況,把加強委員學習培訓作為2022年十六屆市政協開局之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制定了《十六屆市政協委員學習培訓計劃(2022—2026年)》。
明晰的“施工圖”已經躍然于眼前,如何打好基礎?
培訓工作不能“大水漫灌”,要根據不同對象進行精準培訓,注重培訓實用性。經過反復思量,市政協確定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重要思想等7個方面作為新任委員培訓內容,充分貼近市政協工作的推進和委員的需求。
“要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作為培訓的首要內容,作為新一屆政協和政協委員的‘教科書’,深入學習領會。要精準施教,增強誰來學、學什么的針對性。”市政協主席蔡宜驊強調。
“新任委員培訓班對我來說是履職‘第一課’,也是‘入好政協門、當好政協人’的關鍵一課。今后要更好地發揮黨派界別優勢,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貢獻委員力量。”來自民建界別的孫垂強委員對履行好委員職責自信滿滿。
“如沐春風,茅塞頓開。”王龍是工商聯界別的“新”委員,他用8個字概括參加學習培訓的感受。王龍表示,作為新一屆委員,對如何做一名新時代合格的政協委員有了更明確的認識。
每年,市政協依托國內著名高校舉辦市、縣(區)政協委員履職能力提升進修班。先后在浙江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湖南大學舉辦了6期,培訓委員720多人(次)。
市政協還出臺了《關于加強鄉鎮(街道)政協委員召集人工作的指導意見》,先后對88個鄉鎮(街道)委員召集人進行了專題培訓,市政協主席蔡宜驊為大家授課,講授《政協是什么?政協干什么?政協怎么干?》
每次培訓,市政協還編印一批“土教材”,選取近期優秀調研報告、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匯編成冊,以身邊發生的履職案例、成功案例給委員們以啟迪。
從理論到實踐,滿滿的學培帶來的是滿滿的收獲。學習培訓,夯實了委員隊伍建設之基,扣好了委員履職的“第一粒扣子”。在南京大學聆聽江蘇省政協和南大專家教授的關于政協基層協商參與社會治理的實踐探索的輔導后,委員們將激動變行動,全市委員工作室隨后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各類委員工作室由26家增至63家。
書香情懷總相宜,涵養委員“政協氣質”
——線上、線下相聯動,讀書履職協同推進。
5月26日清晨,趕往“淮南政協書院”委員讀書活動積極分子表彰座談會前幾個小時,楊娟委員如往常一樣,點開手機登錄網上“淮南政協書院”,仔細瀏覽過去幾個小時內的最新發言。過去3年多的時間里,這是她每日晨起后的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可以說,這件事超越一切”。
幾小時后,楊娟委員和其他9名委員讀書積極分子一起拿到表彰證書,他們難掩激動。“通過讀書履職實現委員自我教育、建言資政、凝聚共識和引領界別群眾相互促進,我們見證了網上‘淮南政協書院’書香四溢,參與繪就了‘晨讀’‘夜讀’‘節假日讀’這道亮麗的風景。”
自2021年網上“淮南政協書院”設立以來,市政協精選讀書主題,先后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重點協商課題等組織委員讀書交流。目前,委員網上發言累計有44多萬條。政協各類重點協商報告中的許多內容吸納了從委員網上讀書發言、討論中提煉出的建議,積極拓展了網絡協商議政渠道。
以讀書滋養初心,提升履職成效,眾多委員已經習慣了每天到讀書群里“打卡”,分享識見、坦誠交流,相互啟迪、彼此激勵。委員讀書已成為委員履職工作的“新常態”、日常生活的“新內容”和凝聚共識的“新渠道”。
今年,“淮南政協書院”將繼續開展4期讀書活動。市政協從委員中遴選領讀人,組織領讀人集體備課、試聽試講。每期讀書由委員領讀人推出領學內容,提出思考問題,拋出熱點話題,引發委員熱議,適時解疑、引導。
屏上心相連,掌上議大事。“以前只有部分委員能夠參與市政協組織的調研、協商活動,‘政協書院’的建立為每一位委員提供了一個直通車和公平發言的機會。”市政協委員劉雯深有感觸地說。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是今年市政協第一期讀書活動主題,委員們堅持“人人爭當領讀員,人人皆是發展環境”的學習思辨精神,不僅對優化我市營商環境提出真知灼見,而且網曬一些發展先進地區做法,提供借鑒、啟迪思維。
讀書活動的“溢出效應”在不斷擴大,讀書成果也在不斷轉化。每期委員網上讀書活動后,市政協均召開線下座談會,邀請讀書骨干、領讀人、相關部門負責同志討論交流,線上線下相配合,增強讀書學習活動實效。
同論共言大講堂,細耘發展“聚識陣地”
——講授、互動相響應,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3月中旬,“叮零零……”下班時間已過,市政協辦公室里2部辦公電話鈴聲依然此起彼伏。2023年第一期“政協大講堂”自發出將于3月31日舉辦《“雙碳”背景下淮南市建設新型綜合能源基地的機遇與挑戰專題解讀》預告通知后,委員報名非常踴躍,每天電話一直不斷。
市政協圍繞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建設,深入調查研究,務實協商議政,計劃下半年召開“推進國家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建設”議政性常委會,為淮南闖出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新路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為開展好預調研,讓委員們知情明政,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相關專業知識,2023年第一期“政協大講堂”邀請專家就淮南市建設國家新型綜合能源基地作專題講座。
“聽了這次講座,填補了我在這方面的專業知識空白,將為我下一步做好相關調研工作打下專業知識基礎”,調研組成員、市政協委員梁昌昊如是說。
“政協大講堂”是淮南市政協的一項特色工作,五年來,堅持高點定位、圍繞中心,精準選題,邀請專家學者授課,先后舉辦了近20期。受眾覆蓋政協委員、機關干部、政協參加單位乃至社區群眾,得到充分肯定和廣泛好評。
同時,還邀請委員登上“政協大講堂”與專家互動,委員講、委員聽、委員評,并注重將評價高的內容推薦為大會發言、專題調研報告、社情民意信息等。
學用貫通增實效,貢獻淮南“政協之為”
——學習、調研相融合,多方聯動助力協商。
“學習求細、選題求準、調研求深、對策求精、運用求實。”作為連續三屆的市政協委員陳玉琴,多次參加政協組織的相關調研、視察活動,也曾經多次在市政協全會上作大會發言。結合自己的履職經歷,她的體會是——調查研究是政協工作的“壓艙石”、是政協委員履職的基本功。
在市政協2018年印發和2021年修訂的《淮南市政協加強和改進調研工作實施辦法》中,均要求制定調研方案前要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和中央、省、市政策文件,了解調研課題的前沿趨勢、當前狀況和存在問題;召開情況通報會,邀請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通報情況、解讀政策法規;邀請有關專家學者舉辦專題講座;走訪有關部門(單位)了解情況。今年制定的《市政協大興調查研究工作方案》更加明確要先讀書后調研、邊學習邊調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市政協多次在重點協商會上介紹外地先進做法和成功經驗,在“加強與大院大所大學合作”資政會的主題發言中,單獨列出一項“外地加強與大院大所大學合作的主要做法”,邀請大學、研究院、研究所的領導、專家到會專題介紹他們成功的經驗。將學習培訓貫穿于協商全過程,通過學習各地成功典型案例,避免走彎路,增強協商實效。
一期期委員培訓班、一場場“政協講堂”、一篇篇讀書訪談、一次次協商議事……學習之言聲聲入耳,履職答卷張張聚心——十六屆市政協開局以來,委員們提出立案的提案478件,報送的社情民意信息共有10篇被省政協采用、36篇被市政協采用,市領導批示60人次,報送各類微建議300余條。(通訊員 楊亞莉 喻 軍 記者 張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