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區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
“您是我們最貼心的網格員,你們及時相助,救了我的孩子,謝謝你們了!”這是一個特殊家庭家長發自肺腑的言語,道出了網格員暖心故事——
11月5日,田家庵區田東街道龍興園小區停電,康利社區網格員汪桂霞第一時間想到網格內34號樓一戶特殊家庭有個孩子不滿2歲,長期使用呼吸機,一刻不能斷電,她立即向供電部門報修,并聯系物業緊急調來了小型發電機,保障呼吸機正常工作,一個幼小的生命得救了。
這是基層網格員構建大平安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田家庵區認真落實平安建設領導責任制,充分發揮平安建設協調機制作用,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省委政法委主要領導對該區網格化管理服務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并指出在全省范圍內予以推廣。
基礎信息掌控“一口清”
“公園街道東苑社區所有網格員將人口普查信息錄入系統平臺里,之后更加系統地毯式入戶排查,實時修改系統里的居民信息,將所了解到最新居民信息記錄在冊,做到所有情況‘一口清’。”東苑社區負責人告訴記者。
田家庵區充分發揮網格員人熟、地熟優勢,全面采集管理管轄范圍內的“人、地、事、物、情”五大要素,將鐵路護路、綜治信訪、志愿服務、安全生產、重點人員管控、人居環境整治、民生服務和群眾思想教育等事項悉數納入網格化管理,為部門資源整合共享打下良好基礎。
全區科學劃分為609個網格,實現網格建設全覆蓋,通過“e治理”平臺,采集錄入各類社會治理基礎信息63萬條,網格員上報事件121344條,網格長處理辦結事件118433條,辦結率達到97.6%。
基層公共服務“一盤棋”
該區依托網格化管理這個“底座”,有效融合了群眾接待、矛盾糾紛調處、維穩形勢研判、社會組織入駐、心理咨詢等功能,形成了集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矛盾化解、維護穩定于一體的指揮調度平臺。
網格長和網格員經常走訪入戶,建立直接聯系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增強了黨同群眾的血肉聯系。疫情期間,全區網格長、網格員積極響應區委區政府號令,舍小家顧大家,投身疫情防控一線, 為全區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勝利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矛盾糾紛調解“一調靈”
該區堅持將矛調中心、網格化管理服務中心與綜治中心一體化運行,網格化將觸角延伸到千家萬戶,第一時間感知矛盾、發現問題、化解沖突。
6月7日,龍泉街道洞泉社區第三網格員江艷走訪時,發現一樓住戶與二樓居民發生口角,主要原因系房頂漏水。她積極協助,數十次召集雙方面談調解,終于解開雙方心結。
2022年以來,區三級矛調中心共排查調處化解轄區內各種社會矛盾隱患2705件,調處化解率達96%以上,區綜治中心榮獲2022年度“全國巾幗建功先進集體”稱號,區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榮獲“安徽省金牌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稱號。
社會治安防控“一招穩”
該區在深入推進網格化聯防、聯動、聯保的基礎上,統籌整合各方面力量資源,加快推進“雪亮工程”建設,立體化、信息化治安防控體系不斷織密織牢,有效促進了全區治安形勢的好轉。在成功打造兩個全市試點社區基礎上,2022年又建成16個區級網格化管理服務標準化示范平臺,區委平安辦被評為全省2022年度“平安安徽”建設先進集體。
“網格員是信息員、宣傳員、調解員、排查員、服務員,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實現了服務零距離、無障礙。新時代,新作為,我們將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為建設現代化幸福美麗田家庵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田家庵區委政法委負責人告訴記者。(記者 劉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