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至20日,由省委宣傳部組織的“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集中采訪活動走進淮南。來自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新社、安徽日報、安徽電視臺等中央和省級媒體的30余名記者,聚焦淮南高質量轉型發展中的新亮點、新經驗、新成就,赴淮南高新區、田家庵區、潘集區、鳳臺縣等多地進行實地調研采訪。
春日的淮南,處處涌動著發展熱潮。采訪團一行先后來到安徽理工大學科技園、安徽英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普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淮南市大宗固廢綜合利用項目(潘集園區北區)、北趙店棚改項目、國晟(鳳臺)雙碳產業園等處,進生產車間、看建設現場,與園區、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實地調研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城市更新等情況,深入了解我市在優化環境、助企發展等方面的政策舉措。
安徽理工大學科技園由安徽理工大學與市人民政府共建,已入駐眾多優秀企業。采訪團一行首先來到這里,聽取科技園運營負責人的情況介紹,并深入園區部分企業采訪。“我們公司以諧波診斷技術為基礎的電氣設備健康狀態在線監測系統,屬于全球首創、國內獨家……”園區企業高諧智能公司負責人的一番介紹,引起采訪團記者的極大興趣,大家仔細詢問,并進入車間拍攝,全面了解企業技術研發與成果應用。安徽英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消費類電子、電腦、通訊與工業控制領域的高科技企業。采訪團成員參觀了企業組裝、主板等生產線,與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仔細了解企業技術研發、生產銷售和發展規劃等情況。
當前,淮南將新材料產業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路徑,推動新材料產業高端化、綠色化、融合化、集聚化發展。“怎樣實現二氧化碳的轉化和利用?”“如何構建‘零碳’產業鏈?”“產品在污水處理和環境保護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在安徽普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淮南市大宗固廢綜合利用項目現場,采訪團成員圍繞感興趣的話題與企業負責人進行交流探討,大家看現場、聽講解、錄場景,集中采訪企業的創新成果、核心競爭力、產品工藝和應用場景等,用鏡頭和筆聚焦淮南新材料產業蓬勃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奮斗歷程。
城市更新,一頭連著城市發展,一頭連著民生福祉。田家庵區北趙店棚改項目建設現場,塔吊器械鐵臂高舉,運輸車輛穿梭往來,42棟高層住宅拔地而起。采訪團成員被火熱的建設場景感染,紛紛表示:“淮南市城市更新浪潮涌動,不僅改善了人居環境、提升了城市功能品質,必將激發未來可期的發展活力和生長力。”位于鳳臺縣的國晟異質結雙碳產業園是新能源產業投資超百億的“鏈主型”龍頭企業,總投資約11億元的一期2GW組件項目已經投產,5GW異質結設備制造項目也已下線,5GW異質結電池項目廠房預計6月完工。采訪團成員聽介紹、進工地、看車間,大家感嘆,新能源產業是當前具有較強成長性的新興產業,國晟作為頭部型企業定將推動先進新能源光儲產業聚鏈成群、協同融合發展。
兩天里,采訪團成員深切感受到淮南的良好發展勢頭、活力、成效。大家邊采訪、邊發稿,已推出《淮南高新區:新型顯示產業發展勢頭強勁》《電動機也有“心電圖”?》《淮南:市校共建科技園高質量發展助力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向“新”而行,全力打造異質結高端產業鏈》等多篇新聞報道。大家紛紛表示,后續將通過圖片、視頻、文字等多種報道形式,全面展現近年來淮南市推進高質量轉型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記者 周 玲 周瑩瑩 李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