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片綠植讓人心曠神怡,一棟棟木屋點綴在湖心島的民宿區,幾位農民正在玻璃大棚中忙碌著。8月21日,記者來到淮南市高塘人家生態園,感受田園景觀與休閑旅游并存的美麗風景。
高塘人家生態園位于淮南市大通區孔店鄉東南部的河沿村,這里緊鄰高塘湖,地勢低洼、十年九澇,曾經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大通區發揮河長制作用,結合高塘湖治理、開發與利用,做起了生態文章。
2019年,通過招商引資,淮南高塘人家田園綜合體項目落戶河沿村,總投資1.2億元。項目對低洼地進行改造提升,分三期建設集生態農業、休閑旅游于一體的農業生態園,讓河沿村變了模樣。
玻璃大棚里,低保戶閆其譚正在修剪火龍果苗。從生態園落戶,他便在此務工,月工資3500元左右。村委會主任景開躍告訴記者,像閆其譚這樣的長期工,生態園中還有20多人。
2022年9月,高塘人家生態園正式建成開園,美麗的田園風景在淮南市民的朋友圈火爆刷屏。
400余畝水產養殖區、1100畝生態種植區,生態園以農民參與和受益為核心,借助鄉村的自然資源優勢和特色農業優勢,精心打造鄉土氣息濃郁的田園景觀,同時設置體驗類、觀光類、科普類活動,受到廣大游客的青睞。
“給大棚‘悶棚子’,主要是殺菌,為下一步種好草莓打基礎。”村里的草莓種植大戶景圖義一邊忙著手里的活兒,一邊和記者聊著。自2017年起,河沿村先后建設了7個草莓種植標準化園區。借助高塘人家生態園的旅游影響力拓寬了銷售渠道,每戶草莓種植戶凈增加收入6萬余元。除了草莓之外,生態園還開發了火龍果、甜瓜等農產品項目。
“生態園每年可為河沿村帶來約55萬元間接性收入,知名度提升后,也帶火了周邊農家樂等產業。”淮南市財政局駐河沿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宗申強告訴記者,開園至今,生態園已接待游客近60萬人次。
目前,生態園內正在籌備研學項目。高塘人家生態園負責人李軍告訴記者,投資600萬元的研學樓預計2025年上半年可以投用。
“我們依托生態園,謀求產業融合、創新景觀,不僅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更帶動本村村民增收致富,進一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孔店鄉鄉長陳月菊告訴記者。
《安徽日報》8月26日二版報道
安徽日報記者 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