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揚帆啟新程 水利鐵軍再出征
——訪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朱明
“全市水利系統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自覺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對標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持之以恒抓改革、推創新、惠民生,扎實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全市水利系統落到實處、取得實效。”近日,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朱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朱明介紹,“十四五”以來,我市成功入選國家節水型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市。2023年,西淝河泵站榮獲我市水利史上首個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重大水利項目淮干正陽關至峽山口段行洪區調整和建設已基本完工,建成壽西湖、董峰湖行洪區進退洪閘,解決我市行洪區歷史上無閘控制的狀況。淮南市城市圈堤堤頂防汛道路已實現貫通,改變了我市歷史上有堤無路的狀況。建成淮南市水利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河長制宣傳教育基地),對外彰顯水文化。水旱災害防御能力顯著提升,有效應對歷次干旱及洪澇災害。供水保障、大中型灌區建設等農村民生水利建設成效顯著,全市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8%,全市灌溉面積達到291.487千公頃。大力推動河湖長制,建設水清岸綠景美的幸福河湖,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級幸福河湖13條(個)。
朱明說,為確保全會各項決策部署在全市水利系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市水利局將聚焦“健全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運行、管理機制”增動力,積極向上爭取國家水利投資,持續推進淮干峽山口至渦河口段行洪區調整和建設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確保水利項目順利實施。對照學習滬蘇浙,大型泵站標準化規范化管理方面的工作方法和經驗,推進我市直管大型泵站的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建設,力爭將西淝河泵站建成我市首個國家級標準化泵站。
朱明告訴記者,市水利局聚焦“農村民生水利建設”強保障,印發《淮南市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各級各部門在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管理、運行等方面責任,解決農村供水工程在工程建設招投標、工程質量管理、工程良性運行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推動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打造具有淮南特色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繼續加快推進我市皖北地區群眾喝上引調水工程和淮河以南地區農村供水保障提升工程年度建設任務,保障農村供水工程建好、管好,全力打造群眾放心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朱明表示,市水利局將聚焦“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提效率,堅持和落實節水優先方針,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建立政府主導、各方協同、市場調節、公眾參與的節水機制。堅持節水優先,加快實施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總量控制,嚴格控制水資源開發利用,以水而定,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量水而行;合理配置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用水,支持開展水權交易,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考核,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水資源保障。
朱明說,市水利局將聚焦“復蘇河湖生態環境”添亮色,創新河湖管理新模式,形成部門協作、區域協同、流域統籌的河湖安全保護新格局。依托河湖長制平臺,利用巡河APP開展智慧管理河湖巡河,實現了巡河軌跡實時上傳,巡河情況實時上報,巡河問題整改閉環。謀劃實施了石姚段水源地基礎設施及防汛道路建設工程和淮河岸線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一期),聚力打造親水、近水的城鄉公共空間。“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生態岸線初步呈現,我市城區段(石頭埠至姚家灣)長約10公里淮河岸線已成為我市又一道亮麗風景線,彩虹橋、彩虹路已成為周邊居民休閑健身打卡的網紅地,把淮河岸線建成了淮南城市形象展示的窗口。
朱明表示,市水利局將聚焦“政務服務‘三化’改革”激活力,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管理機制和常態化推進機制,繼續推廣網上辦、掌上辦、郵寄辦等服務。截至目前,政務服務網公布的市水利局政務服務事項已全部實現全程網辦。開通預約受理,即來即辦,最大化實現“全流程”網辦,真正實現辦事企業群眾“零跑腿”,降低了企業辦事成本,優化了我市營商環境,切實提升群眾和企業獲得感、滿意度。(記者 蘇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