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真抓實干奮力打造淮南高質量轉型發展重要增長極
——訪安徽(淮南)現代煤化工產業園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薛永強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系統部署了若干重大領域改革任務,從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聚焦科技創新等多個角度作出部署,開啟了新時代新征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斷開辟中國式現代化的廣闊前景。”近日,安徽(淮南)現代煤化工產業園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薛永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煤化工產業園作為淮南市產業轉型發展的主陣地,將全面貫徹落實全會安排部署,持續解放思想、創新思路,轉變作風、真抓實干,以項目建設為主抓手,以產業化思維、產業化路徑做好“煤頭化尾”文章,奮力打造淮南高質量轉型發展重要增長極。
“我們將著力在提升產業能級上抓招商,堅持求新求優求大、延鏈補鏈強鏈,聚焦現代煤化工、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細化工三大主導產業,加快打造聚烯烴產品深加工及改性產業鏈、高端顯示材料產業鏈、生物級膜材料產業鏈、綠色風電材料產業鏈,以新質生產力引領園區高質量發展。”薛永強說,堅持把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為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石油化工聯合會、長三角地區化工協會以及華東理工大學等機構院所戰略合作,深化第三屆淮南轉型發展大會新材料產業對接會成果運用,積極承接長三角優質化工項目在園區落地。
“項目建設是發展的‘第一引擎’。我們將著力在優化流程上抓建設,落細落實園區項目聯系包保機制,強化日常攻堅調度,跟蹤做好項目的洽談、簽約、落地、開工、投產等全流程服務,全力構建謀劃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的滾動發展良好局面。”薛永強告訴記者,今年年底前,園區將建成投產金宏二氧化碳綜合利用項目、賽緯鋰電池電解液項目、普碳聚碳酸酯多元醇項目、宇貝高端顯示材料、愛成脂環二醇等一批重點產業項目,年產值近200億元、年捕集利用28萬噸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的零碳產業鏈將全面打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基礎更加堅實。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薛永強表示,將著力在為企業降本增效上抓服務,增強主動服務意識,提高精準服務能力,全力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做優園區基礎設施,做好土地保障,加快完善園區道路、綜合管廊、中試基地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統籌調控生產用水、集中供熱、物料協同等生產要素,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做大產學研平臺,落實人才發展戰略,充分發揮淮南新材料產業學院和先進煤基高分子材料安徽省產業創新研究院作用,全面提升園區人才專業化和企業創新發展水平。做深政銀企合作,用好已設立的總規模12億元的產業基金和2億元的“園區貸”,引導金融機構積極參與,暢通園區企業融資渠道。做好產城融合發展,解決煤化工園區周邊群眾搬遷安置及園區企業職工生活需求,促進產業發展與城市功能提升。
安全生產、綠色發展是實現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前提。薛永強說,將著力在守住安全環保底線上抓管理,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統籌好發展與安全、發展與環境的關系,嚴格把控項目入園條件,加大安全環保投入,做好安全環保風險隱患排查治理,持續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環境友好的現代化工園區。
向改革要動力,以改革激活力。薛永強告訴記者,將著力在守正創新上抓隊伍,堅持全面落實省、市“小管委會+大公司”改革部署,強化目標績效考核,樹立“干與不干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的干事創業導向,持續激發黨員干部奮斗激情。持續加強園區黨員干部能力建設,常態化組織開展園區中層干部年度述職評議,在互評互比中增強競爭意識,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干部隊伍。
全面深化改革,培育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薛永強表示,將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堅定信心、埋頭苦干、勇毅前行,力爭到2025年實現園區工業總產值突破300億元,全力打造安徽特色新材料產業基地,在淮河岸邊開啟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的發展新篇章。
(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