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總工會黨組堅持把黨建作為第一工程,堅決扛牢機關黨建主體責任,壓緊壓實黨組書記第一責任人職責和領導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充分發揮機關黨建政治引領作用,引領廣大黨員進一步增強做好機關黨建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促進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發展,抓黨建促業務,抓機關帶系統,聚力打造“五個工會”,爭當“五個模范”,以高質量黨建促進工會工作高質量發展。
打造講政治的忠誠工會,做思想大解放的模范。市總工會將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立足服務全市發展大局,深化“中國夢·勞動美·淮南篇章”主題教育,打造“勞動·五月·工會宣傳月”活動品牌。市總工會領導班子率先垂范,分別赴縣區開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宣講,開展勞模工匠“六進”宣講,推動各級工會宣講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等活動1600余場次,覆蓋職工31.5萬人次。
打造敢擔當的有為工會,做環境大優化的模范。堅持促進企業發展和維護職工權益相統一,深入推進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指導企業簽訂集體協商合同;積極參與勞動爭議處理、訴調對接、法律援助、根治欠薪等法律維權工作,推行“工會+法院+檢察院+人社+司法”一體化維權模式,建立調解組織8個,今年參與勞動爭議處理209件,調解成功180起。高位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工匠學院體系建設,新建縣級、行業(企業)工匠學院12所,全年開展技能培訓14809人,學歷提升325人,新建市級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10家,積極培育高素質勞動者隊伍。積極開展“勞模工匠助企行”專項行動,依托產業鏈鏈主企業,幫助上下游企業提升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開展活動1728場次,解決企業技術難題390個,技術創新成果轉化110個。
打造善服務的暖心工會,做任務大落實的模范。健全完善工會服務職工體系,推進困難職工幫扶精準化,推動解困脫困與提升職工生活品質有效銜接,常態化開展職工困難幫扶、子女助學等幫扶活動,今年以來籌集送溫暖資金320萬元,慰問困難職工、勞模等7072人。推進工會服務普惠化,做優做強“工會送崗位 樂業在江淮”、職工療休養、職工醫療互助等工會服務品牌,滿足職工群眾多樣化需求。推進服務陣地建設規范化,全面提升職工服務中心、工人文化宮、工會驛站綜合服務能力,注重建管用結合,累計建成工會驛站848家,24小時智能化驛站147家。建立“工會驛站+”一體化服務體系,依托工會驛站廣泛開展送清涼、送溫暖、送崗位、送幫扶、送法律維權等普惠性活動,服務戶外勞動者60萬余人次。
打造強基層的活力工會,做能力大提升的模范。市總工會堅持以黨建帶工建,大力加強基層建會入會工作,加強區域性、行業性工會聯合會建設,加大“三新”組織依法規范建會力度,不斷健全“小三級”工會組織體系,目前建成新業態群體工會707家、會員6.98萬人。采取新業態勞動者“點菜”,工會“買單”服務方式,為新業態勞動者提供精準化服務。先后召開全市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入會和服務工作現場推進會、聯席會,貨車司機新入會3720人。持續加強縣級工會工作,加大人財物等資源向基層傾斜力度,進一步激發縣級和基層工會活力。深化“工會干部本領錘煉工程”,通過舉辦全市長三角工會工作一體化研討班、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專題培訓班、工會干部策論大賽等多種活動,不斷提升工會干部素質能力。
打造嚴作風的勤廉工會,做作風大轉變的模范。市總工會持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使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打造清廉工會。進一步建立健全工會工作監督機制,發揮機關紀委日常監督作用,定期開展監督檢查,確保全面從嚴治黨落到實處。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省市委實施細則要求,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引領廣大工會干部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持續開展工會干部赴基層蹲點、“當一周工人”活動,建立“我為群眾辦實事”長效機制,加強調查研究,不斷密切與職工群眾的聯系,推動工會干部主動擔當作為。
(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 梁廣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