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志愿紅”遇上“新春紅” 在奉獻中傳遞溫情與感動
—— 元旦春節期間我市廣泛開展“甘甘為淮·暖冬行動”主題志愿服務活動
“您好,請從這里搭乘電梯上二樓候車。”春節期間,在淮南南站,大學生志愿者一聲聲熱情的指引,溫暖著來往的旅客。在2025年春運“暖冬行動”志愿服務活動中,全市100多名大學生志愿者參與其中,為廣大旅客營造溫馨、安全的出行環境。
匯聚志愿合力,歡度幸福佳節。市委社會工作部提前謀劃,2024年12月底,在淮南日報、淮南發布等媒體上發出《“甘甘為淮·暖冬行動”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倡議書》,號召各行各業志愿者深入城鄉村(社區)、交通樞紐、公共場所及孤寡空巢老人、殘障人士、孤殘兒童、農村留守兒童等家中,廣泛開展“鄰里守望”“春運暖程”“新春五送”“暖‘新’關愛”等志愿服務活動;聯合有關單位、縣區,在寒假期間,設置77個青少年志愿服務崗位,讓青少年在志愿服務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安排各縣區委社會工作部積極對接轄區各單位、社會工作機構、志愿服務組織、社區等,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
“今年元旦、春節期間,全市共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300余場次、參與志愿者達1萬余人、服務群眾33萬余人,志愿者們在奉獻中書寫了一個個溫暖故事,讓這個春節有年味更有溫度。”市委社會工作部主要負責同志告訴記者,淮南志愿服務活動引起了各級主流媒體的關注,《中國志愿》《安徽日報》等媒體刊發宣傳稿件50余篇,吸引更多市民加入到志愿服務中來,進一步打響了“甘甘為淮”志愿服務品牌。
“鄰里守望”互助關愛。開展“圓夢微心愿”活動,2024年12月27日上午,淮南市新時代志愿者聯合會發布愛心圓夢志愿者招募通知,公布100名農村留守、困境兒童的新年“微心愿”,并建立活動愛心志愿者對接群,僅僅8個半小時,所有心愿全部結對完成,為謝家集區100名農村困境、留守兒童送去新年禮物。組織230余名返鄉大學生參與“愛心托管”“陪伴就醫”“社區治理”等志愿服務活動,志愿者們用行動詮釋著對家鄉的熱愛與責任。市紅十字會志愿服務隊組織開展“博愛送萬家今年我參與”等活動,志愿者們走進全市200余戶家庭、8家敬老院和市麻風病院,慰問困難群眾、烈屬、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等,慰問款物30余萬元,近千名志愿者參與活動。
“春運暖程”溫暖歸途。1月13日,淮南市2025年春運“暖冬行動”志愿服務在淮南南站拉開帷幕,借助長三角鐵路“小甜橙”志愿服務聯盟平臺,招募了100多名淮南籍大學生開展春運志愿服務活動,并對青年志愿者進行鐵路客運知識、服務禮儀、勞動安全、應急救援等崗前專業培訓。青年志愿者們分布在淮南站、淮南南站、淮南東站等主要客運站,共5個站點18個崗位,為旅客們提供引導咨詢、秩序維護、應急救援等服務,并針對老幼病殘孕等重點群體提供車票購買、行李搬運等幫助。1月27日,向日葵志愿者協會在毛集高速收費站出口,為返鄉人員送上淮南牛肉湯、春聯、礦泉水等大禮包。
“新春五送”歡樂祥和。市委社會工作部聯合相關單位開展“一杯姜茶·寒冬送溫暖”志愿服務活動,青少年志愿者將提前熬制好的姜茶和“溫暖大禮包”,送給辛苦工作的環衛工人、公交車司機、快遞小哥等戶外工作者。1月21日上午,2025年全市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范服務活動在壽縣窯口鎮窯口村文明實踐所廣場舉行,壽縣及來自市文旅、科技等17家市直部門的志愿者們,為當地群眾帶來了文藝演出、醫療義診、農業技術咨詢、法律法規解讀、義務寫春聯等服務活動,推動“三下鄉”常下鄉、常在鄉,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暖‘新’關愛”以心連“新”。作為新就業群體的“娘家人”,市委社會工作部聯合相關單位組織開展“臘八送福‘粥’到暖‘新’”公益活動,為600名辛勤工作的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網約車司機、貨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送上熱騰騰的臘八粥和裝滿春聯、紅包等節日用品的幸福大禮包。市市場監管局高新區分局攜手愛心商家開展“百碗牛肉湯 情暖勞動者”慰問公益行動,為100多名辛勤工作的一線環衛工人和網約配送員提供了一頓豐盛的淮南牛肉湯早餐。謝家集區志愿者為新就業群體送上了精心準備的“暖心禮包”,并與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10名代表進行了座談,耐心傾聽新就業群體的困難及訴求。
“小小志愿者”展現青春力量。在安徽楚文化博物館,青少年志愿們作為紅領巾講解員、展覽服務人員、展廳秩序維護員,引領游客穿梭在各個展廳。從精美的青銅器到古老的銘文,青少年志愿者們憑借扎實的知識儲備,繪聲繪色地講述著楚文化的悠久歷史和豐富內涵,將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生動地呈現出來。螞蟻力量青少年志愿服務隊組織寫“福”送“福”、致敬“守夜人”等17場志愿服務活動,近800名志愿者家庭參與,為600余名新就業群體、戶外工作者、困難群眾等送去溫暖。1月1日凌晨6點,八公山區30余名“星火八公”青少年志愿者,將親手制作的熱氣騰騰的早餐送給外賣小哥、環衛工人等“城市的守護者”。
(記者 朱慶磊 通訊員 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