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晚,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安徽代表團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大會期間安徽代表團及代表依法履職情況。根據介紹,會議期間安徽代表團及代表共向大會提交議案12件,全部被列為立法案處理;提出建議440件。特別是以代表團名義提出的15件建議,著眼國家戰略需求和全國發展大局,緊密結合安徽實際,就國家層面相關工作,和安徽需要國家支持的重大事項等,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記者了解到,安徽代表團建議中有一件“興淮要事”——申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提升武王墩保護利用水平。
2024年4月16日,隨著國家文物局首次發布“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武王墩墓考古與文物保護最新成果,歷史的厚土徐徐揭開,武王墩墓“沉睡兩千年、一醒驚天下”,催生了“武王墩熱”,引起了人們對安徽歷史文化的強烈關注。經過考古發掘確認,武王墩墓是經科學發掘的迄今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結構最復雜的大型楚國王級墓葬,是目前國內首次見到的、結構清晰明確的九室楚墓,墓主人為楚考烈王。截至目前,武王墩1號墓野外發掘工作已完成,出土青銅器、漆木器、絲織品、玉石器等編號器物10000多件(組)。日前,武王墩墓考古實驗室(一期、二期)及考古方艙已投入使用。武王墩墓入選2024年度國內十大考古新聞、2024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當前,安徽堅持保護與利用并重,以“世界的武王墩”視野推進整體規劃,高水平建設武王墩展示利用設施、武王墩遺址博物館等項目,與壽春城、八公山聯動打造楚漢文化旅游核心區。
為更好推進武王墩考古發掘保護利用工作,安徽代表團提出《關于支持武王墩考古發掘保護利用工作的建議》,呼吁國家相關部門對有關工作給予更大支持。代表團建議國家文物局對武王墩后續考古發掘與文物保護工作給予支持,將武王墩車馬坑、祭祀區等遺跡的發掘納入近兩年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
武王墩目前為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壽春城考古遺址公園位于淮南市壽縣,與武王墩遺址位置相近、時代相同、內涵互補,如武王墩與壽春城能夠聯合申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無疑會讓文物在整體性、系統性保護中彰顯更大價值。基于此,代表團建議國家文物局支持武王墩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批準同意武王墩與壽春城聯合申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并對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和文物保護相關項目資金,以及公園建設用地保障上給予支持,切實把武王墩墓保護好利用好,讓武王墩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
(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