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市委政法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不斷擦亮“政法先鋒、平安滿淮”品牌,努力建設模范機關,全力夯實機關黨建工作根基,以高質量黨建護航高水平安全。市委政法委機關黨支部先后被評為市直機關“特色品牌黨支部”“黨建業務雙強黨支部”“十佳品牌黨支部”“先進基層黨組織”,委領導抓基層黨建述職綜合評價取得“好”等次,牽頭的平安建設考評連續兩年進入全省優秀行列。
聚焦絕對忠誠,推進“黨建+政治建設”,提升思想“領航力”。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不斷強化理論武裝、夯實思想根基、筑牢政治忠誠。一是推動忠誠內化。常態開展政治機關意識教育、對黨忠誠教育,委主要領導每年召開黨建暨黨風廉政建設專題會議,印發黨建工作要點和任務清單,委領導班子成員扎實履行“一崗雙責”,引導黨員干部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二是推動學習深化。全面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每年組織開展機關黨員全覆蓋的政治輪訓。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細化具體措施,學出奮進動力,推動入腦入心。三是推動實踐轉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嚴格執行請示報告等制度,扎實開展政治督察和紀律作風督查巡查,切實把機關黨建工作優勢轉化為推進政法工作的強大動能。
聚焦擔當作為,推進“黨建+平安建設”,提升組織“戰斗力”。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錨定“爭創全省平安建設優秀市”工作目標,注重發揮市委政法委“政法先鋒、平安滿淮”黨建品牌效應,聚焦職責使命,統籌推進機關黨建與政法業務深度融合、雙向共赴。一是平安建設聯創。聚焦平安建設主責主業,堅持把委機關打造成全市平安建設的“先鋒隊”。牽頭推進“化解矛盾風險、維護社會穩定”專項治理,聯合市公安局建立風險隱患聯動聯治機制,在14個重點領域建立聯席會議、聯合通報、聯合排查、跟蹤督辦制度,交辦整改安全隱患1萬余個。二是矛盾糾紛聯調。每季度召開矛盾糾紛調處專題調度會,在全省率先推進綜治中心改造升級工作,打造“一站式”矛調陣地,2024年依托綜治中心排查矛盾糾紛7749件,化解率99.05%,強化品牌打造,逐步推動形成了八公山區“老娘舅”、謝家集區“謝大姐”、潘集區“銀鈴”、田家庵區“為玉帛”、鳳臺縣“鳳調雨順”等一縣區一品牌的“淮上楓橋”矛調矩陣。2024年,我市群眾對矛盾糾紛化解滿意率達93.6%,居全省第2位。三是網格治理聯動。縱深推進社會治理攻堅行動,依托“網格化+網絡化”治理載體,推動“三官一律”進網格,提升網格員發現預警風險隱患能力,完善“網格吹哨、部門報到”機制。2024年依托“E治理”平臺高效處置網格事件30.2萬余件,排查隱患問題9.1萬余個,走訪重點人員1.7萬余人次。“黨建+網格”有關做法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上作交流發言,人民日報、法治日報刊載報道。
聚焦紀律作風,推進“黨建+隊伍建設”,提升基礎“支撐力”。充分發揮機關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提質增效中推動機關隊伍建設全面過硬。一是激發黨建活力。機關委務會每半年聽取黨建工作匯報。配強黨支部委員會委員,全部由熱愛黨建工作的正科級優秀年輕干部擔任。不斷提升“三會一課”質量,組織黨員集體過政治生日,每月主題黨日活動全部走出室外,機關凝聚力、向心力顯著增強。二是強化紀律教育。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認真落實新時代政法干警“十個嚴禁”和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委主要領導定期與機關科室長談心談話。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開展“青廉說”學習教育活動,逐字逐句學習《紀律處分條例》,組織機關黨員到市黨風廉政教育基地、白湖監獄開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動,聽取淮南政法系統職務犯罪人員現身說法。三是嚴實工作作風。提升機關規范化建設,每個科室均明確工作清單和工作流程,確保每名科室長對“干什么、怎么干”心中有數,不斷打造“積極進取、干事創業、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有力提振機關黨員干部精氣神,形成了緊密團結、甘于補位、真抓實干的良好氛圍。
(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 侯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