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競發。走進春日的八公山區,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桃花、梨花次第綻放,金黃的田野與粉白的山巒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田園畫卷。今年僅清明假期,全區累計接待游客超3.6萬人次,文旅綜合收入同比增長27%,創歷史新高。
八公山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以“文旅融合”為引擎,依托自然資源與歷史文化稟賦,通過打造特色節慶活動、創新文化體驗場景、完善旅游服務配套,大力激活“春日經濟”,努力將“顏值”轉化為“產值”,為鄉村振興和消費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以“花”為媒,激活全域旅游新熱度
八公山區的桃花、梨花、油菜花海是“春日經濟”的“金字招牌”。今年3月下旬,桃花、梨花、油菜花進入盛放期,油菜花田與桃花、梨花林交相輝映,與古樸村落、蔥郁山林共同構成一幅“田園牧歌”式畫卷,吸引大批游客前來踏青賞花。與此同時,該區還以“賞花經濟”為切入點,組織開展越野挑戰賽暨家庭親子體驗賽、鄉村體驗游主題活動等,讓春日旅游持續升溫。
3月23日,2025八公山越野挑戰賽暨家庭親子體驗賽在八公山區文體中心正式拉開帷幕,近2000名越野愛好者在春光中共赴一場酣暢淋漓的奔跑。“春天的八公山風景優美,非常適合游玩觀賞。”參賽選手胡娟笑著對記者說,這次她帶著孩子一起參加活動,既鍛煉了身體,又欣賞了美麗的春景,收獲滿滿。
3月31日,八公山下“花爛漫一日游”正式啟動,八公山區文化旅游局組織鄉村旅游體驗官32人,通過賞花、參觀非遺民俗館和特色民宿等形式,集中展現八公山的自然與鄉村魅力。“這種沉浸式的旅游體驗,將鄉村旅游與傳統文化完美結合,更具吸引力。”體驗官們頻頻點贊,積極為八公山區提升旅游知名度和美譽度籌謀劃策。
文化賦能,打造沉浸式國潮體驗
今年清明假期,八公山風景區推出以“天清地明 好時節”“春日不負好‘食’節”為主題,以“國潮巡游+非遺市集”為核心,創新傳統文化表達方式,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為游客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與休閑之旅,活動首日便吸引5000余名游客前來打卡體驗。
4月4日,走進八公山風景區國學館,映入眼簾的是景區精心打造的沉浸式文化傳承場景。現場設置10個互動體驗工坊,涵蓋香囊制作、拓印技藝、風箏扎制等非遺手作項目。香囊制作工坊里,游客們穿針引線,填充香料,親手制作出一個個精美的香囊;拓印工坊中,大家在石碑上刷墨、鋪紙,輕輕敲打,一幅幅古老的圖案躍然紙上;風箏制作、風車制作、竹簡制作等工坊同樣人氣火爆。“孩子在動手實踐中能親身感受到傳統工藝的精妙,感悟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這樣的文化體驗特別有意義。”游客杜喬專門帶著兩個孩子從合肥前來八公山風景區游玩,她對景區環境、國學體驗等活動都很滿意。
此次活動中,景區策劃的“國漫角色巡游”也為節慶旅游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哪吒、敖丙等熱門動畫人物穿梭于景區內、花海間,與游客互動合影,極大地豐富了游玩體驗,成為社交平臺的熱門話題,相關話題在短視頻平臺播放量超百萬次。
多元業態,構建全鏈條消費場景
創新是文旅融合的動力源泉。在繁花盛開的春季,旅游形式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為滿足游客多樣化需求,八公山區加強特色美食引流,推動農旅融合,延伸夜經濟,著力構建“吃住行游購娛”一體化服務鏈,促進春日旅游“亮”起來、“火”起來。
該區結合當地特色農產品,創新推出“賞花+采摘”“觀光+研學”等模式,引導游客深入村落體驗農耕文化,帶動民宿、農家樂訂單量增長23%。今年春季賞花期間,山王鎮、八公山鎮接待游客數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帶動農產品銷售額顯著提升,農民收入實現穩步增長。同時,八公山風景區景區設置網紅美食品鑒區,推出多種地域特色餐飲,結合清明傳統食俗,打造“春日限定”菜單。同時,牛羊肉湯、綠豆圓子、馓子等當地特色美食也成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點,美景與美食相得益彰,讓游客流連忘返。此外,該區還在山谷里等露營地增設星空影院、篝火晚會等夜間項目,延長消費時段,形成“白+黑”全時旅游格局,努力讓更多游客從“到此一游”到“到此一留”,感受文化與旅游碰撞出的璀璨光芒。
春潮涌動處,奮進正當時。從花海經濟到文化IP,從傳統農耕到現代旅游,八公山區不斷創新活動形式,優化服務質量,推動文旅產業繁榮發展,努力將“春日經濟”的熱度轉化為區域發展的持久動力,書寫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記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