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打頭陣,下好創新先手棋
——我市持續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學技術要打頭陣,科技創新是必由之路。高新技術是討不來、要不來的,必須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全市科技系統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推進我市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有力支撐了全市高質量轉型發展。2024年,全市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總量27.8億元,增幅15.35%;經費投入強度1.74%,增幅11.54%;高新技術企業總數403家,同比增長28.8%。
在安徽芯視佳半導體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展示區,記者戴上MR眼鏡,親身體驗科技帶來的視覺震撼,一塊指甲蓋大小的顯示屏,呈現出1920×1080的高分辨率,讓人瞬間走入侏羅紀時代,與恐龍來一次面對面的“邂逅”。
MR眼鏡里的顯示器名為硅基OLED微顯示器,以超輕薄、高亮度、快速響應、高清晰度、高對比度以及低功耗等特點,成為VR/AR顯示領域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曹緒文向記者介紹:“目前國內可以生產12寸硅基OLED微顯示屏的企業有五家,其中有三家在安徽,我們是其中之一。”
位于淮南高新區的安徽芯視佳項目總投資65億元,是一家專注于半導體顯示技術研發與制造的創新型科技企業,生產的柔性AMOLED顯示模組已在折疊屏手機和智能穿戴中廣泛應用。記者走進生產車間時發現,車間里的工人身穿無菌服,在機器前認真工作。光電事業部總經理唐華程告訴記者:“我們的百級無塵車間干凈程度比醫院的手術室還要高。”目前,年產120萬片柔性OLED模組的K1工廠2023年已投產,產值可達到2億元;K2工廠一期12英寸硅基OLED微顯示器項目于2023年6月開工建設,2025年下半年將建成投產。
曹緒文告訴記者,2022年落戶淮南以來,公司已累計投入研發費用近2000萬元,年平均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比超過12%;累計獲得授權知識產權27項,其中Ⅰ類知識產權3項、Ⅱ類知識產權24項;0.71”硅基OLED產品和0.61”硅基OLED顯示芯片已點亮。在市委、市政府和淮南高新區管委會的關心支持下,公司已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安徽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安徽省創新型中小企業、安徽省企業研發中心等榮譽稱號。
位于謝家集經濟開發區的特碼斯派克工業技術(安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礦山機器人研發、制造的科技創新型專精特新企業。近日,記者來到企業采訪時,一輛裝載著公司拳頭產品“大型礦山智能換繩機器人”的重型卡車,正在裝車準備運往山西省,為客戶提供專業化、安全性地服務。
公司營銷策劃總監潘錦程向記者介紹,隨著國家大力推動發展智慧礦山建設,相關利好政策不斷出臺,礦山行業對于智能化裝備需求急劇增長,為礦山高端裝備制造企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公司自成立以來,把加大科研水平和產品更新升級作為首要任務,每年拿出營業額的10%用于科技研發投入。目前,公司機器人產品有十幾款,擁有專利技術130多項。”
2025年,公司生產經營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即將上市第二代智能換繩機器人、管路輔助安裝機器人、輔助運輸機器人、錨桿支護機器人、礦山智能化小角度快速盾構機等高端裝備系列產品,逐步建立和拓寬山東、山西、內蒙、湖北、貴州、安徽等地的業務市場,進一步形成礦山高端裝備的產業布局,努力打造“智慧礦山、智能領跑”的新格局,更好地服務于全國4000多座礦井。公司董事長陳天寶表示,企業將繼續堅守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專心致志做強做優做大礦山機器人產業,奮力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領跑者。
科技興則城市興,科技強則城市強。市科技局負責人表示,全市科技系統將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期望轉化為推動科技創新工作的強大動力,堅持科技打頭陣,下好創新先手棋,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勁頭鼓士氣、提信心、勇爭先,跑好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競速賽、耐力賽、接力賽,進一步增強建設科技強市的責任感使命感,讓科技創新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淮南篇章提供強勁動能。
(記者 周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