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你們的幫助,讓我孩子以后的生活沒有后顧之憂。”近期,高女士在八公山區婦聯12338維權中心電話回訪中向工作人員再次表達了感謝。今年3月,高女士致電區婦聯12338維權熱線,因她13歲兒子撫養問題向區婦聯尋求幫助。
“我們經過了解,高女士與前夫婚后生育一子,之后雙方離異,兒子由男方撫養。2024年,高女士的前夫患癌去世后,孩子一直在奶奶家生活,期間高女士每個月給兒子生活費,鎮政府也為孩子及其奶奶辦理了低保。現在孩子奶奶被叔叔接至外地看病,孩子一人在家,母親高女士因為孩子撫養問題,與孩子叔叔發生爭執。”八公山區婦聯工作人員介紹說,他們了解情況后快速響應,立即聯合鎮婦聯、“老娘舅”調解團,針對高女士的需求,研究調解方案,共同調解。
為妥善化解糾紛,八公山區婦聯與相關部門采用“雙面調解”工作法積極化解矛盾。婦聯調解員從女性角度詳細地向高女士釋法明理,“老娘舅”調解員則耐心與孩子叔叔溝通,引導其換位思考,理性面對問題現狀。同時,遵循“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的家事糾紛化解原則,該區婦聯主動與老娘舅、民政部門、村委會進行對接,發揮相關單位“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進一步了解雙方的生活、經濟狀況及子女受撫養等情況,并用實際案例讓高女士真切了解留守兒童對子女成長的諸多影響,引導其從子女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協商撫養權的歸屬,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訴求問題得以圓滿解決。
近年來,八公山區婦聯不斷優化提升“組織嵌入、工作融入、力量加入”的婦聯組織參與社會治理工作模式,以12338婦聯維權中心進駐區綜治中心為契機,推進婦女維權工作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為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促進家庭和諧穩定、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貢獻巾幗力量。今年3月,八公山區婦聯“12338婦聯維權服務中心”正式掛牌,目前共接待來電來訪10起,排查走訪婚姻家庭矛盾糾紛隱患家庭37戶,參與調解36戶。
立足需求,系統打造維權服務窗口。該區婦聯緊扣婦女兒童多元化需求,在入駐綜治中心建設中,構建“線上+線下”立體化服務網絡,提供法治宣傳教育、法律政策咨詢解答、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心理健康以及法律援助等多元化維權服務。線上,開通12338婦女維權熱線,接聽群眾訴求,為求助者提供法律建議、心理疏導等服務,確保“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線下,實行網格員與婦聯執委“雙向任職”,持續開展婚姻家庭矛盾糾紛排查,做好信息摸排、幫扶引導、侵權排查、發現報告等工作,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建立臺賬,實行動態跟蹤管理,落實回訪制度,有效防止矛盾復發。
創新機制,合力構建多元化解體系。區婦聯在區綜治中心亮明“12338婦聯維權服務中心”標識,明確入駐陣地職責任務,建立運行機制,主動對接綜治、司法等部門,將12338婦女維權公益熱線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等進行有機融合,形成“一個平臺受理,多個部門聯動”的維權工作格局。針對婚姻家庭矛盾糾紛,采取“五心調解法”(耐心傾聽、交心溝通、公心說理、誠心化解、盡心回訪)調處化解矛盾糾紛。區婦聯依托綜治中心,縱向與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婦聯干部聯動,橫向與公檢法司等部門實施多方聯動,為婦女和家庭提供投訴受理、糾紛調解、心理疏導、法律援助、關愛幫扶等“一站式”維權服務,不斷滿足婦女兒童多樣化維權需求,確保婦女群眾的訴求處置及時高效。
建強隊伍,夯實基層維權根基。該區婦聯積極強化維權力量,與區司法局通力合作,建好“婚調員”隊伍,實現全區基層婦聯主席“巾幗法律明白人”全覆蓋,成立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簽訂八公山區婦女兒童維權工作合作協議,將基層婦聯干部和婚調志愿者納入區級司法部門登記在冊的“人民調解員”隊伍,通過“婚調+”模式,為來電來訪者提供“婚調+心理疏導”“婚調+家庭教育”“婚調+法律援助”“婚調+跟蹤回訪”“婚調+普法宣傳”等服務,實現婚姻家庭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閉環式辦理、全流程管理。與此同時,該區婦聯用好巾幗志愿者隊伍,組建由律師、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等組成的志愿者隊伍,積極參與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常態化開展法律宣傳、心理咨詢、婚姻家庭輔導等服務活動,深入鎮村(社區)為群眾提供專業的幫助和指導,切實打造服務基層、服務婦女的堅強堡壘,有效助力基層社會治理。
(記者 何婷婷 通訊員 朱曉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