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月20日進入午季禁燒期,6月1日起小麥大面積開鐮,至6月7日150余萬畝麥收基本結束、夏種開始。當前,我市秸稈禁燒正處于關鍵時間節點,真正意義上的攻堅戰已經到來。
從省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辦公室對全省夏季秸稈焚燒火點情況通報來看,我市的情況形勢嚴峻。為此,市委、市政府連夜召開全市秸稈禁燒工作緊急會議,再強調、再重申、再加壓;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數次深入田間地頭,一線督查指導;市委常委和副市長包保坐鎮縣區,沉下身子督促調度。足見重視程度之高、工作力度之大、采取措施之強,這也為各地做好秸稈禁燒工作樹立了榜樣、提供了保障。
在秸稈禁燒這場力度空前的鏖戰中,位于淮河兩岸的大片種植區,因為其特殊的種植結構一直處于秸稈禁燒的風口浪尖上。因為,與種植玉米、豆類、馬鈴薯、山芋這些旱糧農作物不同,無論機插還是人插,水稻的秧苗插栽和初期生長都對水田質量要求很高。稻秧插栽又爭分奪秒,農時須臾不可延誤。所以,水稻種植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秸稈禁燒的難度。同時,如何為大量秸稈尋找出路,而非一禁了之,也成為困擾秸稈禁燒的一道待解難題。此外,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鄉鎮工作千頭萬緒、各項任務極其繁巨,秸稈禁燒也成為鄉鎮工作的重擔難點之一。這些客觀存在的事實,既不能忽視,也無法回避,成為秸稈禁燒的現實困局因素。
但是顯而易見,客觀存在的因素,絕不是成為挑戰禁燒這一剛性規定的理由和借口。打好秸稈禁燒這場硬仗,勢在必行、志在必得。
打好秸稈禁燒關鍵節點攻堅戰,需要我們持續發力。午季禁燒期時間已經過半,越到關鍵節點,越容易懈怠,越容易成為“強弩之末”,越可能導致態度松懈、力度衰減。縣區、鄉鎮、村干部包保責任制絲毫不能松動,要嚴格執行以鄉鎮為單位、村為基礎、村民小組為單元的網格化管理責任體系,禁燒任務要細化到田、責任到人、死看硬守,禁燒剛性規定壓力要傳導至村。嚴格實行24小時值守、巡查和值班。廣泛宣傳解釋,把道理講清楚、問題講透徹。對禁燒工作重視不夠、組織不力、監管不嚴、處置不當、失職瀆職,要嚴肅追究責任,該處分的處分,該免職的免職。
打好秸稈禁燒關鍵節點攻堅戰,需要我們做好綜合利用這篇大文章。全面推廣機械化全量粉碎直接還田、秸稈堆腐等技術,建設秸稈集中堆放點,對堆積在田間地頭的秸稈進行清運、看護,開展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工業化利用。只有為秸稈找到科學的出口、出路,最終才能破解“秸稈圍城”。
秸稈禁燒,考驗黨員干部抓落實能力。能否打好秸稈禁燒攻堅戰,直接檢驗著各級干部的能力和水平。
同樣一項工作,其他市能做好,淮南也能做好。
拱衛藍天、仰望星空,請從秸稈禁燒開始。
(懷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