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陸先生家住潘集區高皇鎮光明村,近日他發現家中種植的小麥出現了爛根、發黃、不生長的情況,詢問附近鄰居后得知部分村民也遇到同樣情況,陸先生很是著急,致電市長熱線及淮河早報、淮南網尋求幫助,希望能有專業技術人員前往現場查看具體緣由。
接到反映后,市長熱線辦公室立即將該問題轉辦至潘集區政府和市農委。潘集區政府接轉辦后,立即安排工作人員與當事人取得聯系,詢問具體位置以便更好查明小麥病情。市農委隨即派市植保站技術人員前往實地進行調查。經查發現,陸先生家中小麥確有點片發黃、營養不良的現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春季防除麥田雜草、野燕麥,使用的除草劑“麩奇”藥量偏大,造成的藥害。找到問題所在后,植保人員建議陸先生應冬前化除,這樣草小防效好、成本低,而對于發黃的小麥要重施拔節肥,促進小麥的生長。
在技術人員查證后,陸先生心里的一塊石頭落地了,由衷感謝市長熱線對其的幫助,表示今后將聽取技術人員的建議,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
隨著氣溫的回升,我市小麥陸續進入返青、起身、拔節階段,這一階段是小麥生長的重要階段。專家表示,進入4月,普降春雨,墑情較好,應根據田間苗情狀況合理施肥,同時做好病蟲妨害防護工作,保穗增粒,確保小麥豐收。
(記者 柏雪 通訊員 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