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出擊,集中整治物料堆場揚塵污染
淮南,因煤而生,因煤而興,在享受自然饋贈的同時,又因煤而痛。作為燃煤發電廠主要固體廢物的粉煤灰就是其中之一,因貯存簡單、容重較輕、流動性強,在存儲、運輸過程中揚塵污染嚴重,對公眾健康造成威脅。為有效控制揚塵污染,保衛碧水藍天,我市持續開展了工礦企業物料堆場揚塵污染集中整治行動。近期,市長熱線辦公室聯合縣區政府、市直有關部門查處了兩起粉煤灰揚塵污染案件,形成治理高壓態勢和合力監管的良好氛圍。
近日,市長熱線接市民來電反映,大通區洛河鎮206國道鐵道口附近有一處工廠夜間裝運粉煤灰,車輛運輸過程中產生較大的粉塵和噪音污染,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生產生活。接反映后,市長熱線辦公室及時將舉報信息反饋至大通區政府調查處理。6月29日晚,大通區政府組織洛河鎮政府、區城管、環保、公安、交警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對非法堆放、運輸粉煤灰行為進行嚴肅查處。此次行動有力地震懾了不法分子的囂張氣焰,起到了環境整治的良好效果。
與此同時,又有市民撥打市長熱線電話,反映潘集區平圩鎮平圩村碼頭經常夜間裝卸粉煤灰,揚塵污染嚴重。接市長熱線交辦后,潘集區政府會同市海事局組成聯合巡查組,重拳出擊,聯合執法。7月4日夜間巡查時,發現平圩大橋上游50米處臨時裝卸點、店集渡口下游50米處臨時裝卸點有灰罐車準備和正在卸粉煤灰,執法人員現場對灰罐車進行驅離。7月5日下午,執法人員約談了兩處臨時裝卸點負責人,下達了《嚴禁作業的通知》,并要求嚴禁臨時裝卸點進行裝卸粉煤灰等污染環境的作業,對臨時裝卸點堆場進行覆土復綠,發現裝灰船非法停靠臨時裝卸點應及時通知轄區海事管理機構進行驅離。目前,部門已對參與違法裝卸的兩艘營運船舶進行了行政處罰,并對當事船員進行了違法計分處理。
(記者 柏雪 通訊員 楊娜娜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