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3歲的壽縣迎河鎮大店村村民徐維傳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會在有生之年摘掉貧困的帽子。從小菜園到蔬菜大棚,從過去每年靠天收到如今“賣菜錢”加國家補貼,徐維傳在扶貧攻堅戰中打了一次“翻身仗”。
每天清晨,徐維傳都會來到蔬菜大棚照顧“寶貝疙瘩”,他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辣椒、土豆什么時令蔬菜他都種,村里還經常有菜販,銷路根本不用愁。徐維傳的妻子身有殘疾,因病致貧,2014年戴上了貧困戶的帽子,本以為自己扣實了這頂帽子,沒成想自己還有翻身的機會!艾F在孩子在外打工,我們老兩口就指望這個蔬菜大棚,不僅種的菜能賣錢,國家還給補貼,這日子越來越好哩!弊詮恼袅素毨У拿弊,徐維傳感到自己的腰桿都硬氣了許多。在大店村,不僅有像徐維傳這樣摘帽的貧困戶,還有很多貧困戶“傍上”了當地的龍頭企業,讓自家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總投資2230萬元、擁有養殖水面1060畝的綠園特種水產生態養殖加工有限責任公司,每年帶動幫扶10戶貧困戶發展養殖、就地務工,以“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現代農業,輻射帶動周邊萬畝水產養殖增收。村民賈丙輝高興地說,到了年底自己就能脫貧了,還能通過在企業學到的技術或外出務工,或在家創業,比起過去沒有技術只能干體力活強多了。他盤算著來年申請一筆貸款,自己也開始創業。
據市委宣傳部駐迎河鎮大店村扶貧工作隊負責人介紹,工作隊進駐大店村后,通過抓黨建促脫貧,帶領村支兩委開展黨建工作;并積極走訪調研貧困戶,了解貧困戶致貧原因,建立貧困戶的一戶一檔,實行一戶一冊,搞好脫貧;此外,還抓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容村貌,2017年爭取了項目資金283萬元用于村里的道路硬化和水利設施建設。2018年,又爭取了4萬元資金對村衛生室進行改造,為健康脫貧打下了基礎。扶貧工作隊還積極做好政策宣傳,讓貧困戶了解到黨的扶貧政策,讓貧困戶都能認識到:我要脫貧,脫貧光榮。(記者 李舒韻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