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今年高考全國卷作文題,勞動再度成為全民關注的熱詞。
看起來,這似乎是一個平淡無奇的考題。然而,事實上卻并非如人們想象的這么簡單。
如何對待勞動?如何看待勞動的價值?青年,你們究竟要怎樣作答?——因為,青年對于勞動所持有的思想觀點、審美態度和價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關乎夢想和復興的實現。
勞動的價值在于創造。“勞動創造并改變了整個世界,勞動一直以其獨特的方式和手段改變著現實。”由此可見,勞動的最大價值就是創造價值。而創造和創新,如同一對孿生兄弟,始終如影隨形,成為推動一個國家經濟社會高速度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引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無不與創新有關,而勞動無疑是推動創新和創造的“最有力推手”之一。
勞動的魅力在于奉獻。勞動,是不輕松的;所有的勞動,都是繁重的、枯燥的。因而,勞動不是簡單對現實世界和社會的改造。所以,勞動需要付出和奉獻,需要堅持和堅守,需要韌性和耐力。一個人的一生,都需要兢兢業業勞動和奉獻。學生時期的學業如此,青年時期的成長如此,中年時期的奮進如此,老年時期的堅守如此。當奉獻成為勞動的標配,當汗水閃爍著光亮,每一個人的一生也就在奉獻中散發出了無盡的魅力光澤。
勞動的內涵在于奮斗。目標,始終在前方。但是,通常目標都不是觸手可及。目標的實現,絕不是輕而易舉或如探囊取物。目標的抵達,需要不懈奮斗作基礎。夢想的實現,需要不懈奮斗為支撐。概言之,夢想的實現不是一夜繁花,需要接續奮斗。顯然,奮斗才是勞動最豐富的內涵,目標和夢想需要奮斗來實現。
然而,好逸惡勞、避重就輕,乃是人性的弱點。這也是為什么對于勞動價值,經常會出現不同取向的根本原因之所在。我們也不難看到,對于勞動價值的衡量標準,還會有經常性偏差,比如關于付出與收益的不成正比、勞動方式與價值不匹配等。只有當誠實勞動、勞動光榮、勞有所得被普遍認同和尊崇,只有當創新創造、奉獻奮斗成為普遍共識和統一規則,那么,勞動才能最終回歸于它的本意和本源。
我們熱愛勞動,因而我們愿意用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我們熱愛勞動,因而我們愿意用雙手實現偉大夢想。
這是包括青年在內,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群體,交上的關于勞動的考卷。
勞動的光芒,照徹夢想和復興的宏闊征途。(懷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