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子黃,麥上場。”據農業農村部信息,今年全國夏糧實現恢復性增產,又是一個豐收年。目前夏糧收獲近八成。實現夏糧豐收、顆粒歸倉,對奪取全年糧食豐收、確保農民增收、維護經濟社會穩定,具有“定心丸”“壓艙石”的重要作用。
俗話說,“夏糧歸倉,心里不慌;以秋補夏,擔驚受怕。”雖然夏糧產量只占全年糧食產量的四分之一,但小麥、早稻屬于我國城鄉居民最主要的口糧品種,對確保實現“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目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夏糧豐收,來之不易。由于各地調整優化種植結構,有效供給增加;隨著收儲制度改革,優質品種價格優勢顯現,如優質小麥價格比普通小麥高出10%以上;傳統油菜籽產區積極打造區域品牌,價格穩步提高。在此情況下,在主產區實行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同時,應大力提倡開展市場化收購,搞活糧食流通,實現優質優價,增加農民售糧收益,堅持糧食收儲制度改革的市場化方向。
農諺說得好,“麥在地里不要笑,收到囤里才牢靠”。做到顆粒歸倉,一要有庫容,二要有資金。各地要積極騰倉備庫,加快倉儲設施維修改造,統籌糧食儲備輪換吞吐,千方百計擴大收儲能力;多元籌措資金,加強與農發行和商業性金融機構溝通協調,搭建銀企對接平臺,不斷拓寬企業融資渠道,保障夏糧收購需要。各地要牢牢守住不得出現“賣糧難”的底線,堅決查處“打白條”等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王立彬 于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