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乘著淮南市“人才青苗”工程的東風,我一腳踏入媒體這個行當,從剛開始的"門外漢"摸爬滾打到如今的“非資深業內人士”,九年時間,見證了傳統媒體從輝煌跌到低谷,又從低谷涅槃重生的過程,更有幸深度參與了淮南日報社新媒體從無到有、從有向優堅實邁進,媒體融合發展進入深水區的歷史進程,一路走來,感慨萬千。
在報社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從最初的一個人單打獨斗,全憑著興趣和勇氣,發揮自身專業所長,依托彼時的淮南報業新聞網,于2012年一力推出淮南市首款WAP版新聞網站、2013年推出首款殼式手機客戶端,到次年隨著新媒體重要性日漸凸顯,報社黨委決定成立新媒體中心后,帶領著湯寧、鄭岳景兩位同事開始了團隊作戰,兩微一端上線、數字報上線、淮南網上線……隨著代維代建業務、視頻直播、短視頻制作等各項業務的展開,團隊越來越大,吳燕筍、劉敏、李舒韻、焦孝誠、江峰、羅靜、黃欣茹、童飛飛等幾位同事陸續充實進來,報社眼里的“先鋒部隊”成建制入列,新媒體發展碩果累累,粉絲隊伍幾何式增長,新媒體平臺影響力躍居全市前列,從最初的“賠錢貨”到現在年創收過百萬。對外做強內容、做好服務的同時,基礎配套建設也齊頭并進,緊緊抓住全國層面釋放出的思想紅利、政策紅利、戰略紅利等機遇,從零基礎建成標準化機房、建成中央廚房全媒體采編平臺、建成視頻演播廳、建成指揮報道中心等,春潮涌動馬蹄疾,整個報社一盤棋也活躍起來,打通全媒體供稿通道,出臺傳統媒體記者在新媒體首發、原創新聞稿件考評管理辦法,推出傾聽、新媒問政等一系列融媒體品牌欄目,向著全程、全息、全員、全效媒體堅實邁進,到處呈現一片熱火朝天、朝氣蓬勃的新氣象。報社黨委統一指揮決策下的所有這一切探索,都奔著同一個目的——轉型升級、創新求變,破解報業困境,重拾媒體榮光。
回頭再看,我深深體會到,創新求變不是一句空話,要靠實事求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知易行難,在這場轟轟烈烈的媒體救亡圖存的戰爭中,我們付出了很多,同樣也收獲了很多。融合發展、轉型發展、創新發展,是一場接著一場的攻堅戰,不可否認會面臨各種未知之挑戰,困難并不可怕,只要我們旗幟鮮明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用政治定力認準新方向、找準新坐標,抓住歷史機遇,應對風險挑戰,風雨過后就是彩虹!
當前,隨著淮南日報社、淮南市廣播電視臺兩家單位的新媒體合并、淮南新媒體中心的籌建實施,媒體融合實踐又邁入了一個新階段。走進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在穩中有進的總基調下,我們的前方,既有風平浪靜的平坦大道,也不時發生著穩中有變的插曲。我堅信:無論面臨什么樣的困境,只要守住初心、牢記使命,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孫繼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