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單位舉行消防應急演練,教官對滅火器使用步驟進行了分步講解,臺上講的神采飛揚,臺下聽的面無表情。演練還講解了其他消防器材的使用,教官也分別進行了操作演示。唯獨不見現場觀眾進行實操,觀眾只在演練中進行了“眼練”。
演為練,練為戰。任何一場演習、演練都是為了更好應對突發險情,就是提高大家的實戰能力。如果不能讓受眾提高動手能力,那么演練效果、培訓效果都會打折,甚至受眾只懂紙上的操作流程,不會實際中的操作要領,根本達不到演練的目的。當然,任何一樣的培訓和演練也不可能讓所有的受眾都能進行實操,但要盡可能地進行模擬操作,讓受眾提高動手能力,真正掌握操作步驟和動作要領,才能有備無患。否則遇到情況,不會操作依然會貽誤時機。
當前,正值全國第十九個安全生產月期間,各類急救培訓和應急演練有很多,如急救演練、火災演練、逃生演練等等,事關大家的生活和生命。我們只有積極參與到演練培訓中去,主動掌握各類突發應急培訓的常識和技能,才會臨危不懼、忙而不亂,才能在災防應急面前沉著應對,為生活安全加設一道“安全閥”,鋪設一道“安全網”,筑起一道“安全壩”。應急培訓管理部門,要更多地把事關人民群眾的應急培訓、演練等常態化、機制化,要把“眼練”變成演練,把演練變成操練,真正讓受眾應知應會、會知會用,才能筑牢企業、社區、農村、家庭的應急救急道道堤壩,織密層層防護網。
在防災救災中,時間就是生命。而賦予搶救生命“第一時間”的往往在現場,現場施救能力是減少生命和財產損失的關鍵。只要人人都能夠在平時的演練中提高能力,在實際生活的突發應急救援中就會成為搶救生命的“天使”,保護財產的“天兵”,守護安全的“天將”。(胡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