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雪峰)淮南市氣象資料顯示,上周淮南氣象觀測站最低氣溫6.4℃(3月28日),最高氣溫25.7℃(4月2日);一周降水量3.9毫米。
中國天文年歷顯示,北京時間4月5日9點12分52秒迎來今年“清明”節氣,是農歷閏二月。此時節,正值仲春與暮春之交,梧桐枝上始含英,新鶯嘹亂柳煙低。
清明節氣交節時間一般在公歷4月4日至6日之間變動,并不固定在某一天,但以4月5日最常見,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5°。《淮南子·天文訓》載:,“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斗轉星移之間,清爽明凈的風拂面而來,這是自然的饋贈。 清明這一節氣,生氣旺盛,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的好時節。古人認為此時萬物欣欣向榮,天氣清澈,景物明晰,所以叫清明。
清明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傳統祭奠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游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自古傳承,至今不輟。清明節傳承了中華祭祀文化,抒發了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到了清明之時,冷空氣勢力逐漸減弱,而海洋上的暖濕氣流開始活躍,在清明前后,這一冷一暖兩股氣流經常交手,就容易出現陰雨天氣。盡管清明時節雨紛紛,會給出行踏青帶來不便,從農業角度來看,卻為農民朋友的春耕春種送去了“貴如油”的春雨,同時也可以避免森林火災的發生。農諺云:“清明前后,種瓜點豆。”此時正是春耕生產的大好時機,農作物生長旺盛,對水分的要求較高,因為雨水的到來,大地一片生機盎然。正所謂“清明前后一場雨,強過秀才中了舉”,春雨來得正是時候。
古人根據對大自然的觀察,將清明分為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鵪;三候虹始見。春來萬物復蘇,到清明時節,陽氣更盛,各種各樣的花競相開放。或許,在古人心中,白桐花開的日子稍微遲一些,恰好又在清明之時,所以才以此作為清明節到來的標志。而田鼠因烈陽之氣漸盛而躲回洞穴,喜愛陽氣的鳥兒則開始出來活動。田鼠為至陰之物,鳥為至陽之物,此語意指陰氣潛藏而陽氣漸盛。同時,由于清明時節多雨,故而彩虹出現。
淮南市氣象臺預報,4月5日前,氣溫略有下降,6日后以多云天氣為主,氣溫逐漸回升。其中,4月4—5日,全市空氣質量2級,較有利于污染物擴散和清除;4月6日、9日全市空氣質量2—3級,擴散條件一般;7—8日、10—12日全市空氣質量3級,擴散條件一般。
具體預報如下:
4月4日,小雨轉陰,8~14℃;4月5日,陰轉多云,7~13℃;4月6日,陰轉多云,7~18℃;4月7日,晴轉多云,5~19℃;4月8日,多云,8~19℃;4月9日,多云,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