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廖凌云 通訊員 崔年)“鏟屎官”因出遠門無法攜帶愛犬,將寵物寄養在熟人家中,辦完事回來后索要寵物卻遭拒絕。1月3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從田家庵區人民法院獲悉,該院依法審理一起因寵物寄養而引發的委托合同糾紛,最終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2022年10月,原告唐女士因到外地無法照看家中寵物狗,便將自己飼養的四只寵物狗寄養在熟人王先生家中,并口頭約定喂養期間若有母狗生小狗,則送給被告一只小狗。
同年12月底,被告把另外三只寵物狗送回了原告處并要求原告出具一份證明,約定待母狗生產后贈送被告一只小狗。截至2023年2月底,寄養在被告處的母狗并未生小狗,原告想要回寵物狗,但被告認為原告贈與一只小狗的承諾并未兌現所以不予歸還,雙方因此產生糾紛,訴至法院。
法院經審理查明,本案中原被告對寄養四只狗的事實都予以承認,只是在寄養的具體報酬上各執一詞,雙方已形成事實上的委托合同關系,原被告均應履行各自義務。故法院確定雙方當時約定的寄養報酬為一只狗。唐女士送一只母狗給王先生的先行條件并未成就,雙方對此也未達成新的協議或意見,故對唐女士主張返還寄養的寵物狗的請求,依法不予支持。
法官提醒,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開始飼養寵物,但因寵物引發的糾紛也隨之增多。因此,在與寵物相關的消費、寄養過程中,要注意保留相關憑證,尤其是在周期長、消費高時最好簽訂相應的書面協議,以便發生糾紛時有據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