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雪峰)為進一步規范酒類市場經營秩序,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市范圍內持續開展了“特供酒”清源打鏈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假借“特供”“專供”等名義制售假冒偽劣酒類商品等違法違規行為。
在今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印發的《關于嚴禁制售“特供酒”的公告》中明確,“特供酒”的范圍為虛假標注或宣傳與黨政機關和軍隊有密切關聯的特定名稱、符號、標志性建筑物、官方活動等信息的酒品,“特供酒”為假冒偽劣酒品。
依省局工作部署要求,自4月份開始,市市場監管局制定實施方案,成立工作專班。在專項行動中,執法人員深入酒類生產經營各環節,全面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在生產加工環節,查看酒類生產者是否有生產“特供酒”或委托生產“特供酒”行為,產品是否存在“特供酒”標簽;在銷售環節,檢查經營單位進貨查驗和索票索證制度是否落實到位,是否存在銷售“特供”“專供”“內供”等假冒偽劣酒情況;餐飲流通環節,查閱采購憑證、消費結算單、酒類包裝、標簽標識等,嚴查采購銷售“特供酒”。同時,聚焦假日消費等重要時間節點,進一步加大執法查處力度。
截至目前,市市場監管局出動監督檢查人員3654人次,累計排查酒類生產企業129家,酒類經營者及特色餐飲2507家,排查情況良好,暫未發現“特供酒”違法違規行為。
在此期間,市市場監管局強化宣傳引導,發放《致全市酒類生產經營者的一封信》宣傳折頁2000余份,同時通過網站、新聞媒體等渠道向社會發布消費提示,擴大宣傳影響,讓群眾認清“特供酒”本質,警惕“特供酒”宣傳陷阱。市市場監管局還發布了《關于征集“特供酒”違法違規線索的通告》,強化違法線索排查,共同規范酒類市場經營秩序,營造理性健康的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