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頁 > 文體新聞 > 村落里的風華歲月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提升人才培養與產業升級適配度
               排除隱患構筑食品藥品“安全墻”
               對于紀念活動要加強監管
               與古人做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
               “紅娘獎”讓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養營商環境“清新空氣”需久久為
              村落里的風華歲月
              【字體: 】 發布時間:2025/3/21 9:49:01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故鄉的童年時常聽大人們講,煙波浩渺的洪澤湖底下有水漫的泗州城,天下第一塘——安豐塘水底有塌陷的安豐城。兩座繁華之城之所以遭大劫,有多種民間傳說,基本上都是城民有劣跡而被上神懲戒所至。不論善惡美丑,還是春花秋月,都在我記憶中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然而做夢也未曾想到,在我步入不惑之年時,我的家鄉——后郭家,也將要慢慢沉入水底,從地球上消失了。

              位于淮河之北三十里外鳳臺縣丁集鎮西邊的后郭家是我的故鄉,北連關店鄉,西與顧橋鎮接壤,南同桂集鎮隔村相望,東依丁集鎮。莊前的路與東接蒙鳳路西接阜鳳路的丁顧路相通,雖算不上四通八達,可也出行方便。全村東西長不到一里路,方圓連耕地約二三平方公里。解放初期屬顧橋區陳廟鄉,人民公社時期劃歸關店公社,改革開放隸屬丁集鄉(今丁集鎮)。據傳說后郭家成莊立戶可能始于唐末五代時期,是郭氏族人(大將郭子儀后裔)大批南遷途中而散落下的。從古至今,世代農耕、人丁興旺、雞鳴犬吠、燕語繞梁、圩溝環村,池塘落前。人們長幼有序,淳樸厚實。可謂是安居樂業,衣食自足。雖不是名村,地靈人杰,物華天寶,卻依然有著好多美麗的故事。聽長輩們講族里曾有位先人郭兆瑞特別勤勞,晨鐘暮鼓,春耕夏種,秋收冬藏,一年四季,不知疲倦。有年大冬天他起得特別早外出拾糞,財神也被他的勤勞感動,就故意讓他撿到幾錠金元寶。有錢發了家卻不去吃喝玩樂,竟然買了幾十頭耕牛,帶領族人稼穡耕耘。一次春播時地里十八犋牲口一條墑,恰遇縣太爺路過,望而心生敬重,下轎步行而過。族人經過一番勞作,積攢的大錢竟堆成垛,站在十里開外的顧橋街上都能看到垛尖。如今這些傳說仍是莊上人津津樂道的佳話。

              滄海桑田,時光變換,莊西圩溝外邊不知何時有了條南北大道,現在頂多算是條村路?墒沁@條路在解放初以前,可稱得上是縣道而不為過。他南去經板張集,過三官廟能達鳳臺縣城;北上過陳廟,到樂土鋪可去蒙城縣城;也可經闞町集到阜陽城。如今就是這條看來不起眼的道路,卻曾承載了不少與鳳臺縣相關的人文情懷。遠的不說,就近現代而言。當年,北伐軍最高指揮官為了再次統一中國而指揮大軍北伐,在勝利班師南下時曾到過皖北鳳臺,有一支北伐軍就是踏著這條道凱旋南下的。1938年初夏,日本鬼子從蒙城南犯鳳臺也是經過這條道,幸好當時莊上人提前得到消息全跑了。不過有位村民栽了不少桃樹,此時桃子即將成熟,為防鬼子偷吃,走前他耍小聰明全潑上大糞水,未曾想可惡的鬼子進村后竟用東洋刀把樹全給斜砍成樹茬了。多年后的1948年深秋一天下午,豫皖蘇區六分區十一、十二團第一次攻打鳳臺縣城的隊伍,也是經過此路進軍的。晚上村民隱約就能聽到攻城槍炮聲,次日拂曉重傷員就抬到那時還繁華的莊前不遠的板張集。因當時集鎮上僅有中醫診所,條件有限而無回天之力,光榮犧牲的戰士們也就長眠在這塊沃土上了。也就是這條風華之路,讓后郭家在中國地圖上有了個圓點,也使南來北往的人們記住了她。

              上世紀父輩那代人歷經風云變幻,雪雨風霜,而今依然健在的已寥寥無幾了。不過他們在與共和國同步起舞時,給后代們留下的精神財富是可貴的。改革開放初期物質生活還不豐富,盛夏夜晚人們都會聚在村頭打麥場上乘涼。流螢飛舞,微風徐徐,天遠地空,月光下“圍爐夜話”。時常聽到的就是,淮海戰役時作為擔架隊員,有的差點就留在“徐州云龍山上天天看風景”。我二伯說得更為風趣,淮河防汛禹王壩破壩時,要不是鳴槍示警,防守一夜的民工再去庵棚里拿蒸好的饅頭再跑,可能他早就“到洪澤湖跟魚當鄰居”了。有位參加抗美援朝的復員回鄉后,年齡大了未娶上媳婦,常自嘲說要不是有紀律,早就同駐地姑娘結下百年之好。當然這代年輕人中,最多的還是為響應“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偉大號召,參加了新中國治淮隊伍。作為民工他們大都參加過西淝河疏浚、潤河集閘壩工程,有的還到了皖西參加佛子嶺水庫工程建設。不過干治淮最長的要數我父親,連續長達十二年之久才回鄉。他們這一代年輕人在崢嶸歲月里和激情年代,不論走到哪,也不論走了多遠,千山萬水,路途迢迢,終記得來時路,終都又回到了夢繞魂牽生養他們的這塊地方。如今已離去的父輩們的墳冢都在莊前莊后田野里,依然在守衛著后郭家。

              地處在淮河平原最南端的后郭家,20世紀70年代末以前村民種的地大都是旱地,生計基本上靠天吃飯。為了過上魚米之鄉般的好日子,20世紀80年代初村民們聽從政府號召“旱改水”,和全鄉人一道經過兩個冬春,男挖女抬,風餐露宿,披星戴月,終于在平地上開通了一條穿莊而過的幸福大溝(永幸河灌區配套工程),接著又憑著勤勞的雙手開渠修涵。從此,莊上人種地,旱能灌澇能排,還種上了高產的水稻,過上了旱澇保收的日子。后來我去到外地謀生,隔了好多年才回鄉。當時望著闖入眼簾的村莊,滿目紅磚青瓦大走廊房,土坯矮墻草房蕩然無存。人們衣鮮食豐,倉滿糧足。于是情有所動,連夜欣然命筆,寫了篇通訊《騰飛吧,后郭家》投給縣廣播電臺,不幾日便發表。這可能是后郭家第一次出現在中國官方的媒體里,當村民們在有線廣播里聽到文章時,人人喜笑顏開,臉上布滿春光,F如今莊上早已小樓房鱗次櫛比,道通路暢,溝亮水清,魚蝦暢游,草青花紅,綠竹相親。年輕人亦工亦農,老者庭院經濟有方,生活殷實安逸。

              滄海桑田,時光流遠,這片質樸而又有厚重感的村落,她的村民不管是先人還是今人都是勤勞有情操的,村落而沉是因開發煤炭資源為社會做貢獻所至。但愿千百年后她還能留在世人的記憶里,也知其何故而入水底。

              (郭毅挺)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張斌)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兄x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午夜亚洲国产精品福利| 国产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道具| 亚洲成AV人片久久|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av|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 亚洲第一区二区快射影院| 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免费| 亚洲av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蜜芽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 亚洲三级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区艳妇糸列短篇 |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www亚洲精品少妇裸乳一区二区 | 亚洲另类小说图片|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国产亚洲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久久影院|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V片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av日韩专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