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頁 > 文體新聞 > 百年黨史中的小學故事(下)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提升人才培養與產業升級適配度
               排除隱患構筑食品藥品“安全墻”
               對于紀念活動要加強監管
               與古人做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
               “紅娘獎”讓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養營商環境“清新空氣”需久久為
              百年黨史中的小學故事(下)
              【字體: 】 發布時間:2025/4/8 10:15:34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廖家灣小學。至清代,廖家灣子弟讀書已經不能再依賴國家教育機構,于是便自行在村中設立文、武學館,向本族子弟傳授文武之道。清道光年間,貢生廖梅岑辭官回鄉,在本族學館從教終身。民國四年(1915年),族中青年廖元翹從南京政法學堂畢業歸來,看到家鄉傳統教育方法只能適應科舉需要,跟不上時代發展,便聯絡族間有識青年廖明軒、廖壽民等創辦廖家灣小學。族間諸人深為三位年輕人為公眾辦學的精神感動,均竭力支持,樂于輸捐,很快籌足辦學經費,當年9月便正式開學。學校宣傳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思想,號召學生們從小立志投身革命。受此影響,許多學生考入黃埔軍校,參加北伐戰爭,加入共產黨等,比如廖運周(開國將軍)、廖運澤等。大將許光達曾隨廖運周在廖家灣開展農運,許光達由廖氏長輩安排,在廖家灣小學讀書,以小學教師身份做掩護,從事地下工作。他們把廖家灣黨員組織起來,成立中共江淮支部,隸屬鳳臺縣委,并發動了廖家灣“六六罷工”。1950年,人民政府把廖家灣小學定為中心小學,1981年,為了便于學生上學,又在葉巷另建一座學校,原校分成廖灣、沿淮兩個學校。

              求實學校。求實學校即是今天的上窯中心小學,是上窯第一所公立學校,創辦于1914年。學校歷經了求實學校、懷遠縣第二區上窯小學校、上窯小學、上窯中心小學等名稱,校址也幾經遷徙。據《上窯鎮志》相關記載:學堂最初為私塾,始建于明代隆慶四年(1570年),校址在上窯中心大街北段,現古鎮集貿市場南側。入學者多為上窯的富家子弟,其后,明朝萬歷年間,官方在私塾的連接處興建了上窯公館。至晚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當地最負名望的秀才凌良才擔任了學堂的主要負責人。中華民國建立后,提倡新學運動。民國四年(1915年),上窯蔣家大門的大戶蔣庭佐先生捐出巨資,在學堂主持者凌良才的協助下,二人攜手為古鎮擴建求實學堂,并將原先的私塾改為公立學校,正式更名為“求實學校”。學校最初開辦時,設1個班,60余人。后來學生逐年升級,學校每年隨之增班,到民國十年(1921年),師生已達200余人。其教材采用新舊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根據當時上窯隸屬懷遠縣管轄,故其校名也順勢變更為“懷遠縣第二區上窯小學校”。后上窯由懷遠變更為淮南管轄。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日本侵略軍進占上窯,校舍也多為日軍所破壞,回到故里的小學校教師陳翔霄,不忍心看著返鄉的街坊鄰里子弟錯失就學的時機,便于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恢復辦起了上窯小學。1949年1月,上窯解放,上窯小學由人民政府復興續辦,從此,上窯小學迎來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機。

              朱崗小學。朱崗小學是私立八公山中學的前身,原址在八公山區沈巷鄉朱崗村境內。那里原是朱氏家廟,有房屋十余間,1936年,從南京大學畢業的朱少文等拆除家廟菩薩,創辦小學。朱崗小學創立后,朱少文曾一度外出,小學一直由族間知識分子接辦,以朱氏公產收入為薪俸,1928年,中共皖北中心縣委書記仇西華經廖運周的介紹,曾在校內任教。1939年夏,日寇占領淮上,朱崗小學毀于戰火,朱少文逃難到鳳臺縣陳集。他面對國破家亡,憂心淪陷區的教育,于1940年潛回故園,把朱崗小學轉入朱小莊,由他從后方提供漢語統編教材。這所地下小學,是當時八公山下唯一的一所全部教授漢語的小學。1945年抗戰勝利后,朱小莊地下小學遷回朱崗小學原址。1947年,新莊孜礦付給占用朱氏五十畝公產的代價,朱少文等決定以公產收入為基金,興辦私立八公山中學。1948年春,私立八公山中學利用原朱崗小學舊址,開始招生。私立八公山中學雖然窮困潦倒,但教師教學認真,學生求學欲望強,學校紀律嚴明,有良好的學風。進步教師蔡時濟,經常向學生傳播進步思想,向學生介紹高爾基的早期作品。1948年,國民黨借辦學之名,欺騙沿淮學生為其補充兵源,八公山中學抵制長淮臨中在八公山中學的招生計劃。這年冬,貧農李傳魯,蔡時濟等教師帶領八公山學生參加抗暴斗爭,遭新莊孜礦警隊鎮壓。淮南解放后,私立八公山中學三十多名進步學生參軍南下,其他學生也先后參加了地方工作,為革命輸送了一批人才。1950年,私立八公山中學與淮礦中學合并。私立八公山中學停辦后,當地政府又在原地復辦朱崗小學,直至1958年,蔡家崗機廠擴建,朱崗小學被拆遷。

              百年已是滄海桑田,如今的這些小學的故事很多都被滅在歲月中,但這些歷史不應該被忘記。謹以此文,見證那些曾經為興辦教育所做出努力的仁人志士,讓革命先烈留下的紅色腳印能夠熠然生輝。

              (陳靜)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張斌)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亚洲性色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婷婷香蕉久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yy6080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亚洲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AV成人影视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αv忘忧草|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苍井空| 亚洲天堂2017无码中文| 亚洲日韩亚洲另类激情文学|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AV麻豆 | 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电影| 亚洲精品V天堂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中文无码咪咪爱| 香蕉视频亚洲一级|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手机| 亚洲免费人成在线视频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 亚洲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狼人大香伊蕉国产WWW亚洲|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麻豆|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欧美黑人猛交群|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亚洲日韩欧洲乱码AV夜夜摸|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 亚洲av永久无码嘿嘿嘿 | 亚洲AV午夜成人影院老师机影院|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 亚洲国产精品张柏芝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