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立德樹人使命 創文明和諧校園
——記第三屆全國文明校園田家庵區第十六小學
優美的校園環境、多彩的校園生活、濃郁的校園文化……走進田家庵區第十六小學,不僅能聽到瑯瑯的讀書聲,也能感受到浸潤人心的文明之風。
近年來,田家庵區第十六小學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將創建文明校園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方位加強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充分發揮廣大師生參與文明校園創建的積極性,不斷提升師生文明素養和學校文明程度,讓文明之花在美麗校園中絢爛綻放。
思想引領是文明校園創建的核心。學校秉持“陽光做人,敏行做事”的校訓,在“為學生生活做準備”辦學理念指導下,以體驗德育、體驗教學為抓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校園文化建設,充分利用升國旗儀式、少先隊活動課、主題班會等組織開展道德教育實踐,形成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同時,堅持寓教育于活動之中,教導學生成為文明使者,開展好“生活小細節 德育大課堂——田區十六小100個德育細節”周主題教育,每月評選行為規范示范班、文明班級。持續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教育活動,堅持舉辦爭奪紅領巾獎章、人人爭當“志愿者”活動、文明班級流動紅旗競賽。學校成立“雷鋒志愿者愛心小分隊”,每年學雷鋒月評選校學雷鋒標兵。注重勞動教育,每學期評選出優秀勞動中隊、勞動標兵。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學校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文明校園創建的關鍵,深入開展師德師風建設,認真貫徹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完善學期崗位質量考評、班主任考評、優秀團隊考評等各項測評機制,連續舉辦十多屆師德論壇,每年評選優秀教師、每學期評選“校優秀班主任”。堅持教學做一體,踐行體驗教學,在落實國家課程的基礎上,持續加強對體驗教學校本課程的探索。結合學校的發展實際、老師的專業特長、學生的興趣指向,積極構建“1+X”生活力課程體系,形成了以“生活準備課程、興趣社團活動課程、校園文化教育課程、校園主題節活動課程、校外實踐課程”等為特色的校本課程系列,豐富和補充了體育、科學、藝術、勞動實踐、傳統文化等體驗課程,建立了具有田十六小辦學特色的素質教育課程,為學生創設體驗學習、發展特長的自由天地,為教師搭建提升素質、發展專長的平臺,助推學校不斷向前發展。學校在市運動會、舞蹈展演、啦啦操比賽、英語比賽、科技比賽中屢創佳績。
校園文化是文明校園創建的重要載體。該校持續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工作,充分利用走廊、墻壁、校園文化欄等載體,定期進行不同主題的板報、手抄報、美術、規范字書寫作品評比,將校園文化滲透在校園的每個角落。學校支持成立各種興趣小組和學生社團,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體育節和科技節,將美育和科學精神融入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科學的態度,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
扎根教育沃土,書寫育人華章。辦學以來,該校先后獲得“全國少先隊學雷鋒先進集體”“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全國紅旗大隊”“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全國啦啦操實驗學校”“全國書法教育先進單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學校”“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實驗學校”“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等榮譽稱號。
(記者 李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