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查嘉琪 程亮)暑假,對學生群體而言,是蘊含多樣發展可能的特殊窗口期。有的選擇沉浸書海為自己“充電”,有的奔赴遠方開啟旅行,19歲的阜陽師范大學大一學生金展走進淮河新城一家火鍋店,以服務員身份開啟獨特暑期實踐,在煙火日常里觸摸生活溫度,收獲成長蛻變。
7月2日,金展經父母協助入職火鍋店。從下午3點到深夜,長達數小時的工作時間,上菜、撤臺、處理各類雜活,構成他暑期生活的日常圖景。“最初以為服務員工作輕松,真正上手才發現,從客人進店到打烊,事情接連不斷,體力和耐心都在經受雙重考驗。”金展坦言,這份看似簡單的工作,讓他真切體會到勞動的艱辛。
打工期間,金展沒請過一天假,穿梭于后廚與大廳,以堅持詮釋擔當。他直言,想借這段經歷證明自身能力,更在拿到工錢時,讀懂父母養育的艱辛:“以前跟父母要錢覺得習以為常,自己打工后,深知收入連大學生活費都難以覆蓋,父母支撐家庭的不易,一下變得具象化。”他已做好規劃,用首份工資給父母買禮物、請吃飯,以實際行動回饋養育之恩。
火鍋店老板陳慶峰介紹,店里像金展這樣的大學生暑期工還有幾位,他們最初想法單純,經歷這段實踐后,對生活、責任的認知都有明顯轉變。“這是他們成長的‘小履歷’,能讓孩子明白,生活里的事不像被父母照顧時那般輕松,每一份收獲都需要付出汗水。”
金展的變化,家人看在眼里。母親感慨,孩子變得成熟、懂事,從以前依賴父母到學會主動擔當,“暑期工這段經歷,真讓他長大了”。而金展本人,也因這段體驗,堅定考研決心:“知曉掙錢不易,更想通過學習改變處境、邁向更高目標,打工吃的苦,成了奮進的動力。”
暑熱未退時節,金展們以青春之姿躬身實踐,在煙火繚繞的火鍋店,把書本外的“生活課”讀通讀透。他們的故事,是眾多大學生暑期成長的縮影,也映照出民生百態里,年輕人觸摸真實世界、奔赴成長的生動軌跡——勞動淬煉青春,實踐點亮成長,當“Z世代”在生活磨礪中學會共情、懂得擔當,這正是青春最美的模樣,更是社會向前的蓬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