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抗擊侵略者 中華兒女有骨氣
——記平家灘伏擊戰
千里長淮,風起云涌。當日寇鐵蹄踏碎中原腹地時,這條養育兩岸兒女的母親河,瞬間化作不屈的疆場。從船工嘹亮的號子轉為復仇的怒吼,到平原村落里升起的抵抗烽煙;從蘆葦蕩深處神出鬼沒的游擊健兒,到青紗帳中舍生忘死的伏擊,淮河兒女以血肉之軀,在萬頃波濤與無垠沃野上,筑起了撼不動的民族脊梁。
1940年11月的一天上午,東店鄉長余廣漢親自送信給二區區長丁文山,說是有一艘日軍的汽艇西駛鳳臺縣。當天,縣長張太沖也在二區視察工作,經研究,丁文山等決定干掉日軍的汽艇。
按照常規,日軍的汽艇不會在鳳臺縣過夜,一般要趕晚回到田家庵。所以,當日下午一時左右,丁文山就率領區隊30多人趕到了潘集區平圩孜。時值初冬,系涸水季節,平家灘以西,水落河窄,北岸的高崗上蒿草叢生,已開始有些變黃,非常有利于伏擊。丁文山讓戰士們挖了一些簡易的工事,并要求大家不準打散槍,要集中火力迎頭痛擊鬼子的汽艇,先打斷腿,后捉人。大約在下午三點鐘左右,日軍的汽艇果真由鳳臺返回田家庵,艇后還拖著一條吃水很深的貨船,在淮河里洋洋得意地慢行著。當汽艇駛入火力圈時,丁文山一聲令下,幾十支槍的子彈集中射向汽艇,蹲在艇頭負責瞭望的日本兵首先倒下,沒有了耳目的日軍如無頭蒼蠅一般逃竄。在伏擊開始的前幾分鐘,日本兵還邊還擊邊逃跑。但在幾分鐘之后,在我軍強大火力壓制下,日軍不僅槍支都變成了啞巴,而且還慌忙拋掉貨船,拼命加大油門向田家庵潰逃。
日軍的汽艇逃跑后,戰士們將貨船拖到了河北岸,打開艙蓋一看,里面全是軍用物資。經過發動和教育,船上的水手們有的忙著拋錨固定船身,有的積極搬搭跳板,附近的群眾更是踴躍參加卸貨,沒有多長時間,就把貨搬卸完了。大家挑的挑、扛的扛,重大物品用驢馱,半里多路長的戰利品運輸隊伍浩浩蕩蕩到達了太平集。
當丁文山帶領運輸隊伍離開平家灘途中,遠遠聽到淮河上傳來嘟嘟的汽艇聲,是日軍的幾艘汽艇反撲過來了,但到達平家灘后,日軍只敢在汽艇上放槍示威,沒有一個人敢登岸的,胡亂放了一陣槍后,日軍汽艇就灰溜溜地返回田家庵了。
平家灘伏擊戰獲得全勝,沉重地打擊了日本鬼子的囂張氣焰,日偽軍的汽艇之后怎么也不敢單艇過平家灘了。此后,“區隊”的名聲更加遠揚,老百姓贊不絕口,紛紛送牛肉和雞蛋等慰問區隊的戰士們。
(記者 蘇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