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寧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寧可十防九空、不可險時無防,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按照四個寧可的要求,我市防汛準備工作做到了有備無患——厲兵秣馬防大汛 積極備戰主汛期
“防汛工作歷來是淮南的一件大事,這是由我們的市情所決定的。淮南有兩大核心文化,一個是淮河,一個是煤,淮南的發展與淮河、與煤密不可分。正因為有淮河和煤這兩大核心的天然稟賦,又給我們帶來了兩大核心隱患,一個是水災,一個是煤礦安全,這兩個問題不出現便罷,一出現就是大事,加之兩者之間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一旦發生大洪水,便極易出現‘內憂外患’,‘內憂’就是低洼地,內河湖泊極易出現內澇,并且內澇與采煤沉陷區相互交織,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饣肌褪俏沂芯硟200余公里的確保堤、六大行洪區防守任務重,上游來水在淮南不易排除,直接威脅著大煤礦、大電廠和城市的安全!2008年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會議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我市防汛工作重要性作出了最深刻的詮釋。
“淮南是煤海糧倉,更是全國13個億噸煤基地和6個煤電基地之一,在應對金融危機的特殊形勢下,面對‘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艱巨任務,抓好今年的防汛工作,責任尤為重大,意義尤為特殊。”2009年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會議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再次為做好我市今年的防汛準備工作敲響了警鐘。
淮南洪澇災害頻繁,建國以來共發生較大洪水17次,約4年一遇。2003年發生了歷史最高水位24.38米的大洪水;2005年發生了建國以來最大的秋汛;2007年發生了自1954年以來的全流域性大洪水。作為全國25個重點防洪城市之一,淮南防汛任務十分艱巨,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點多、線長、面廣,淮河流經全市87公里,境內有行洪區6個,蓄洪區1個,大的內河湖泊8個,小水庫26座,各類涵閘375座,機電排灌站1181處,各類圩堤700余公里,其中確保堤200余公里。二是“窄、低、老、沉”問題突出!罢本褪腔春雍哟舱,行洪區擠占河床,洪水滯留淮河淮南段時間長!暗汀本褪切泻閰^和重要生產圩堤防洪標準偏低、低洼地多!袄稀本褪窃O備老化,全市1181處電灌站,大部分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設,損壞率高,檢修難度大。“沉”就是采煤沉陷區,不僅沉陷面積大,而且沉陷速度在加快,對防洪工程和原有水系破壞較大。三是地上和地下、內憂和外患、水災和水污交織,地上就是大、小水系和內河湖泊眾多,地下就是大、小煤礦水文地質復雜,水災和煤礦安全成為我市的兩大核心隱患。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寧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寧可十防九空、不可險時無防,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市水利局負責同志告訴記者說,我們淮南防汛有著優良的傳統和豐富的經驗,按照四個寧可的要求,我市防汛準備工作做到了組織早成立、預案早修訂、物資隊伍早準備、工程早處理、人員早培訓、通訊設施早檢修,確保了防汛工作的疏而不漏萬無一失。
“不打無準備之仗”,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防指關于防汛抗旱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4月14日,市政府常務會議聽取了全市防汛準備工作匯報,4月22日召開了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會議,隨即,由市長任指揮長的市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成立,市政府領導按區域及防守堤段進行了防汛分工。各縣區、各有關部門也相應成立了防汛指揮機構。市政府與各縣區政府、淮南礦業集團、市建委簽訂了防汛責任書,進一步明確責任和任務。目前,各級防汛辦事機構已實行24小時防汛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負責同志還分別帶隊,分四組對全市防汛組織機構成立情況及防汛責任制落實、26項險工隱患處理、防汛物資儲備、預案編制等情況進行了專項督查。
據了解,為了突出抓好險工隱患處理,我市專門下發了《關于我市防洪工程險工隱患處理意見的通知》,對市防指汛前檢查發現的26個重要險工隱患進行了任務分解,明確了責任主體,各縣區、各有關單位按照市政府文件要求,對號入座,及時落實了處理措施。在抓好排澇泵站檢修和險情處置同時,我市還按照4月16日省水利廳領導來淮檢查防汛工作時的講話精神,于5月15日正式將禹王站和泥河大站上劃市水利局管理。
我市沉陷區面積達110平方公里,采煤沉陷區安全度汛工作一直是我市防汛工作的“重頭戲”,“市礦共防,團結治水”已成為我市防汛工作的一大特點。5月6日,市政府召開了市礦聯防工作會議,對進一步做好今年市礦聯防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會上,市政府與淮南礦業集團簽訂了防汛責任書;茨系V業集團已投入1000萬元對新謝隔堤進行了加固處理。
“汛前,根據工程變化情況和防汛抗旱實際,我市及時對防汛應急預案、行洪區運用預案等進行修訂調整。對險工隱患、在建工程、病險水庫等制定了應對突發性災害方案,切實做到科學防控,應對有方,尤其對預案中涉及到的人員撤退路線、安置方式和避災場所等工作,都做到了清楚明了,便于操作。目前,我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防臺風和山洪災害應急預案、城市防洪應急預案等已經市政府批準實施,并編制完成了《淮南市淮河特大洪水棄守堤段工作預案》。”市防辦的同志向記者介紹說:“汛前,市防指結合2007年抗洪搶險實際,對全市縣區、鄉鎮防指負責人及相關技術人員約120余人開展了管涌處理、堤壩防滲、防風防浪等搶險技術現場演練,及早做好了抗洪搶險技術準備。同時,全市已儲備防汛草袋66萬條、編織袋43萬條、防浪布5.6萬平米、木材610立方米及砂石料等防汛物資,保證了抗洪搶險的物資需要!
“目前淮河已進入主汛期,我們防汛工作也已進入到了臨戰狀態,在堅持24小時防汛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的同時,我們將密切關注天氣形勢和汛情變化,加強與部隊的聯系,做好迎戰大洪水的準備,確保防洪工程安全,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市水利局負責同志還告訴記者說,當前我市不僅防汛準備工作做到了未雨綢繆,在建治淮工程也進展順利,我市境內目前在建的治淮項目是洛河洼、石姚段行洪堤退建工程,此工程是治淮骨干工程,由省治淮重點局負責實施,今年3月國家水利部正式批復實施,批復退建堤防16.5公里,筑新堤15.9公里,加固老堤6.5公里,總投資達到9.33億元。4月初省治淮重點局和涉及工程征遷的大通、田家庵、潘集三個區簽訂了《征遷安置任務及投資包干協議》。目前,14個標段已全部完成招投標工作,洛河洼行洪區第一標段已于4月29日開工建設,征地拆遷工作已基本完成張榜公示,正在開展補償金的發放,我們確保在6月5日征地范圍內農民小麥收割后,提供必要的施工用地,機械全部進場,工程全線開工。
隨著治淮工程的不斷推進,淮河的長治久安目標必然會實現。
(記者 蘇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