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安徽省內罕見、全國也不多見遺存保持完好的群墓



近日,鳳臺縣關店鄉陳廟村發現了一座安徽省內罕見、全國也不多見東西漢古墓群和古窯基疊壓于地下,并且早期未被盜掘過,古墓葬遺存保持完好的群墓。目前清理、挖掘工作還在進行中,據專家分析,更多有價值的東西尚待發現。
6月26日,古漢墓群和古窯基清理挖掘工作進行到第9天時,已清理出西漢晚期墓葬2座,東漢墓葬3座,唐代窯基2座。5座墓葬早期未被盜掘,因村民平整土地導致3座東漢墓葬受損,有兩座墓墻東側被唐代窯基打破。2座西漢墓葬出土了銅鏡3件、鐵刀1件、鐵劍1件;3座東漢墓葬出土五銖錢數十枚,王莽“大泉五十”銅錢幾枚;彩陶豬圈3件、陶鼎3件、陶灶3件、陶罐3件、陶釜3件,除少數完好外,大部分陶器已破碎。
6月17日,鳳臺縣文化局的文物普查隊在鳳臺縣關店鄉陳廟村進行文物普查時,從村民處了解到這里有古墓遺跡現象,文物普查人員也發現了6、7處古木磚、瓦塊。當日18時,隨文物普查隊開展普查工作的村社保主任報告說:“農民整地時,整出地下古墓了!蔽奈锲詹殛犼犻L邱登明指示社保主任立即保護好現場,他們火速趕至現場進行了搶救性的保護、挖掘。至21時,一座古墓群已經是猶抱琵琶半遮面驚現在文物普查隊員的眼前,嘆為觀止。
隨后的日子,時逢高溫酷暑,前來增援的淮南市博物館考古隊員和文物普查隊員,頭頂烈日、腳踏熱土,但他們的挖掘清理工作仍在有條不紊進行中,經過他們齊心協力掃描似地精心清理,一批有價值的文物破土而出。
通過他們清理發掘,古墓群呈現疊壓狀,這足以證明自西漢至唐關店鄉陳廟村境內有村莊存在,古窯址的發現證實了唐代鳳臺境內已有制瓷業,并將為后人研究古窯在鳳臺境內分布及規模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這些文物同時為研究鳳臺在漢朝及唐代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圖一:古墓群發掘現場
圖二:出土的代表性文物釉陶
圖三:出土的銅鏡
(記者 張芳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