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區重點項目用地拆遷紀實
從3月開始,大通區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完成了淮蚌高速公路項目征地1331.6畝;萬向生態園項目北區400.58畝土地征收,拆遷559戶;洛河洼8105畝工程征地,涉及洛河、上窯兩個鎮12個村,約兩萬多人,隨后還將有合淮蚌高速鐵路客運專線、206國道改線工程建設的拆遷征地……
據統計,今年大通區將為國家、省市重點工程建設交地9800余畝,需拆遷面積11229平方米。這注定將是該區建設史上一場史無前例的克難攻堅的行動。
困難留給自己 方便留給項目
挖掘機、平地機、攤鋪機、運輸車輛等機械齊聲轟鳴;
拆遷、整地、挖掘、回填、鋪油……一個個工作面的施工緊張而有序,大通區委、區政府精心遴選的10項合民情、順民意、得民心的標志性工程正加速度進行著。
該區黨委、政府一班人形成了這樣的共識: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留給項目。這個區成立了由黨政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征地拆遷安置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及指揮部,從全區抽調精兵強將,成立征地、拆遷、安置、宣傳、維穩、法制、信訪、控違、督查等多個工作組,全面開展工作。區主要負責同志在會上多次要求:要把大通區的發展放在全市的發展大局中去思考問題,把人民群眾的利益和增強全市競爭力作為最高利益,為重點工程做好服務,實現經濟與民生保障的共同發展。
今年以來,區主要負責同志多次召開項目調度會,深入現場督查,分析解決各種問題。區里成立的各工作組按照“超前運作、交叉作業、倒排工期”的要求,實行24小時聯動責任工作制,全天簽訂拆遷合同,工作人員分3組輪流配合拆遷辦24小時對拆遷戶進行簽訂和答疑工作。從工作開展以來,未出現一起亂簽、錯簽、漏簽征地拆遷協議,也未發生一起被拆遷群眾到省市上訪的情況。
陽光照進民心 權益留給民生
“說一千道一萬,拆遷政策好,干部的房子拆遷了我才動。”九龍崗鎮陳巷村一位拆遷戶曾經這樣說道。面對區委、區政府的重大決策,陳巷村黨員干部二話不說,帶頭簽訂拆房協議,帶頭推倒房子,帶頭搬遷,為拆遷戶開了個好頭。
今年大通區4個鄉鎮都涉及到國家重點工程征遷用地,拆遷任務下達后,各鄉鎮不談條件講政治,不談困難講黨性,從實際出發,制定出切合實際的拆遷方案。把干部、群眾的思想統一到區委、區政府的決策中來,讓干部、群眾自覺投身到這場大通有史以來時間最短、拆遷面積最大的行動中來。
在這一兩個月的工作中,各鄉鎮村干部放棄了節假日和休息時間,日夜戰斗在第一線,反復找拆遷戶交心、談心,常常工作到深夜。
在拆遷工作中,大家都有一個共識,光靠開會、宣傳動員是不夠的,必須通過扎扎實實的逐戶上門宣傳,戶戶交心、談心,宣傳政策,才能有的放矢。鄉鎮主要負責人分別率隊入戶宣傳,講解政策,為順利完成拆遷任務打牢思想基礎。在實際賠付過程中,始終堅持統一標準,嚴格公正、公平、公開,真正做到陽光拆遷、陽光賠付。
隨著拆遷工作的逐步深入,以及所做的大量耐心細致的工作,一小部分拆遷中阻力較大、思想一時跟不上趟的個別拆遷戶也表示要顧大局,響應區委、區政府的號召。同時,各鄉鎮黨委、政府及時組織全體鄉鎮干部、派出所民警、綜合督查大隊日夜巡邏,為拆遷戶把好安全關。后勤組的同志們及時上門為拆遷戶拆遷房屋,幫助拆遷戶搬家,聯系出租房。通過一系列人性化的拆遷,讓拆遷戶真正感受到拆遷是為了更好地發展,拆遷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截至目前,該區各項目點組織人員740人,出動挖掘機875臺,共拆遷房屋11萬平方米,騰出建設用地2400畝。
(通訊員 宗承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