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個性車貼 不能隨心所欲
玩酷莫招反感 時尚莫忘安全

如今,隨著城市私家車的增多,相配套的個性車貼在大街上也變得隨處可見起來,這些車貼在彰顯車主個性的同時,也逐漸形成一種文化,構成一道道別樣的風景,本報昨日曾以《貼時尚車貼,做個性車主》一文對此進行了報道。小小的車貼不僅給駕駛者增添了樂趣,也為很多車貼賣家帶來了不少財富,不過,車貼的張貼也不能隨心所欲,個性過了頭反倒可能會受處罰。
個性車貼受捧 折射寬容心態
“不要對哥放電,嫂子有來電提醒”、“別吻我,我怕‘修’”……一段時間以來,只要走在大街上,或來到某個停車場,映入市民們眼簾的除了一輛輛車外,還有一樣東西特別吸引眼球,那就是車體上的那些極具個性的車貼。
記者經走訪發現,車貼可謂五花八門,有的“主動示弱”,如:“您是師傅,隨便超!”;有的幽默搞笑,如一輛小轎車車身貼著“我先走,你斷后”,一輛嶄新的面包車貼著“老大,我被跟蹤了!”;有的還會“耍賴”,如“擅長急剎,酷愛熄火,上坡必滑”……看到這些個性十足的車貼,相信許多市民都會發出會心一笑。
曾經,一種寫有“熊出沒,注意!”的車貼一度非常流行,但隨著私家車隊伍越來越龐大,車貼也變得越來越有個性。這些個性車貼,受到車主尤其是年輕群體及初學車的新手的追捧。買一張車貼貼在車上,對于新手們來說可以提醒后車自己的新手身份,從而在行車中減少對方的焦躁情緒。“在堵車或是等紅燈時,如果周圍車輛上有一些有趣的車貼,看著就能解點悶兒,心情也可能會一下子好很多。”隨著車輛增多,道路也容易發生擁堵,市民馬先生的話道出了許多有車族的心聲。
淮南一中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王老師表示,車貼文化雖然體現了部分市民對車輛密集情況的一種無奈反應,但同時這里面又包含著很多樂觀、積極的元素,說明大家會以一種寬容的心態去對待交通問題,這種寬容、樂觀的態度值得肯定。
博人一笑尚好 招人反感不該
日前,記者走訪泉山、安成鎮的一些汽車修理店發現,個性車貼的銷售很是紅火。“這些車貼賣的不錯,很多年輕人非常喜歡,”一家汽車修理店工作人員稱,“有的司機隔段時間就來換一次。”據介紹,這些車貼便宜的只要十幾塊錢,通常來說“越個性越好賣”。不過在這些店里,也有一些車貼并不好賣。記者了解到,這些車貼個性得有些“過了頭”,并不被大多數市民所接受。
“車貼已成為城市的一道風景線,張貼車貼理應注意文明,這不但是個人素質的表現,還可能影響到城市形象。”12月26日,市民李先生對記者如是說。據李先生介紹,他曾看到一輛轎車貼著“駕校除名,自學成才”的車貼,這也倒不算什么,但在這些字的旁邊還配有一幅豎起中指的不雅插圖,這讓他感到很不舒服,覺得非常不文明。
據了解,一些車貼不但是易讓人引起反感,有時甚至還會讓他人產生較勁心理。“我全保!我怕誰!”、“本車碰撞十次,成績九勝一平”……這類車貼特別容易被司機們視作挑釁行為,因此非常容易引發憤怒情緒,從而導致產生超車心理,進而可能出現飆車行為。
注意遵循法規 不可隨意粘貼
車貼可以幫助車主起到安全行車的提醒作用,而充滿個性的形式也極大地豐富了有車族的生活。那么,車主是不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隨意張貼呢?記者從交警部門獲悉,車貼的張貼也是有規范的。
據了解,許多車主并不注意車貼貼放的位置,有的將車貼貼在了車窗或擋風玻璃上,從而影響到了自己的視線,有的車貼顏色過于鮮艷,或是一些車貼的文字、圖畫等比較搞怪,這就容易引起其他車主的關注,從而在行車中分散了注意力,易埋下交通隱患。
對此,《道路交通安全法》作出了規定:機動車噴涂、粘貼標識或車身廣告,不得影響安全駕駛和對道路的觀察。按此規定,車貼并非可隨心所欲地張貼。交警部門建議車主不要貼涂太鮮艷和面積太大的車貼,同時,如車貼貼的位置遮擋住了車牌,交警還可對車主進行處罰。
圖:在愛車上貼個性車貼已成為一種時尚
(記者 吳 巍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