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去年9月1日起,淮南市47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及一體化管理的行政村衛生室,開始對基本藥物實行“零差率”銷售。基本藥物和補充藥品由省統一網上集中招標采購、統一定價、統一配送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一律取消藥品加成,按照實際采購價格實行“零利潤”銷售。目前,該制度正式實施已經有5個多月,這項政策究竟給基層醫療機構帶來了哪些變化?群眾獲得了多少實惠?新春期間,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市民:藥價真的降下來了
“一盒阿奇霉素才賣9塊7毛錢,以前要賣14塊多。”10日,在三和鄉衛生院,大郢村村民湯多朋拿著剛買的藥告訴記者,他上次帶著孫兒來看病,開的是同樣的藥,但所交的費用卻相差很大,其中阿奇霉素從原來的每盒14元,降為現在的9.7元,降幅達30%;菌必治從原來的每盒4元,降為現在的1.2元,降幅達70%。“藥品‘零差率’銷售,真是給力,替咱老百姓一下子省了那么多錢。”
和老湯有著同樣感受的還有姚皋村村民吳玉蘭,吳女士因為患有糖尿病,需要長期服用降糖藥物,所以她對于藥價的變化感受格外深。她告訴記者,她所購買的降糖藥物降價此次幅度達37%,平時使用的常用藥也都有不小的降幅。“平均每月買藥費用就能夠為我節省近百元,一年下來可不是個小數目,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家庭經濟負擔。藥品‘零差率’銷售,真是讓咱老百姓得了大實惠。”吳女士笑容滿面地說。
在調查走訪中,記者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藥價真的降下來了!”不少市民對藥品“零差率”都是耳熟能詳,紛紛表示實行藥物“零差率”銷售后,藥價比以前便宜了很多。
醫院:門診量大增生意火
自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以來,不僅為患者帶來了實惠,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門診量也大幅增加,吸引了更多患者前來問診。
10日上午,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地下個不停,可在三和鄉衛生院急診室記者看到,不大的空間里擠滿了就診的患者。“天氣不好,今天來得人還不算特別多,平時光掛吊水的就有60、70人。”當天的值班醫生費家勤說。
三和鄉衛生院院長鄭義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自從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后,醫院就診病人數量明顯增多,日平均就診人數增加20%,藥品銷售量也有較大幅度的提高,部分病人在發現藥價降低后,有意識增加了購買量。“現在附近的居民生了病都愛到我們這進行治療,這樣一來就充分發揮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作用,同時為基層衛生機構提高醫療水平獲得很好的機會。”鄭院長說。
衛生部門:做好保障“功課”
“藥品零差率的實質就是藥品零利潤,此項舉措可以有效解決看病貴的問題。”市衛生局的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市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后,藥品招標價格平均降幅在30%左右,人均門診費、住院費同比分別下降32.7%和29.5%。
為了深入貫徹這一制度,市衛生部門成立了基本藥物制度管理組織,由專人負責組織、協調縣、區衛生局藥品集中采購工作,指導、監督全市藥品集中采購的完成。同時,市衛生部門還對鄉鎮衛生院藥品采購人員及配送人員進行了網上采購培訓,讓他們及時學會從網上集中采購或配送藥品。同時,會同相關部門對相關縣區鄉鎮衛生院的藥品購銷合同執行情況、藥品配送企業配送藥品及藥品配送回款情況、實行國家基本藥物和補充藥品集中采購情況、藥品零差率銷售及“規范藥房”建設情況等進行了全面檢查,并及時將檢查結果上報至省衛生廳。通過檢查,提高了試點縣、區鄉鎮衛生院管理人員和醫務人員對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重要性的認識,肯定了他們的工作成績,同時提出了一些整改意見,促進了我市藥品零差率銷售工作的穩步進行。
圖一:前來就診的市民正在仔細閱讀藥品公示價格。
圖二:雖然天降雨雪,但三和鄉衛生院急診室里依然擠滿了就診的居民。
(記者 孫 鴻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