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挽救生命,這個小伙為愛較勁,終于勸說好家人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
9月9日上午,安徽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大四學生陸燁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一名5歲急性白血病患兒,成為淮南市第21例、安徽省第191例,安徽理工大學第5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特別的成人禮送給18歲的自己
4年前的6月12日,剛結束高考的陸燁正好年滿18歲,他打算給自己這個人生的重要轉折點送上一份有意義的禮物。思來想去他覺得獻血救人最有意義,平日喜歡博覽群書、做事愛提前做好準備的他先上網搜尋獻血相關知識,無意中發現獻血的同時可以采集造血干細胞捐獻血樣挽救白血病等血液病人,這是他第一次知道捐獻造血干細胞是怎么回事,便決定要做這件更有意義的事。于是這個18歲的小伙帶著憧憬和好奇悄悄登上了獻血車,獻血、采樣,一張鮮紅的獻血證和一張中華骨髓庫榮譽證書給他留下了一份特別的成人禮,他像完成人生中一項特別重要的任務,心里感覺很踏實。
4年后的2019年6月初,已是安徽理工大學大三學生的陸燁正在準備期終考試,上課時,手機顯示一個陌生號碼來電,被他拒絕后,那個電話又反復打來好幾次,下課后他按照電話查詢發現是合肥的一處超市的電話,回過去,對方說是安徽省紅十字會,告知他的造血干細胞樣本與一名患兒初配符合,詢問他是否愿意繼續下一步的捐獻。陸燁第一反應是可能遇到了騙子,或是打錯電話了?但做事從不魯莽的他還是又自己查詢到安徽省紅十字會的辦公電話打過去進行了核實,原來前面那個電話是一位志愿者與他初步聯系的。這時陸燁覺得好像是“被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了頭”。
為捐獻他一“拗”到底
到底能捐不能捐,一向做事沉穩善思考的陸燁剛接到電話心里沒底,沒有立即答應。經過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詳細介紹和今年剛捐獻的本校兩位校友的現身說法,加上自己反復查詢了許多資料了解了更多的捐獻知識,有主見的陸燁欣然決定——捐。
可父母這一關怎么過,陸燁心里也沒底,擔心他們反對。果然,在知道消息后,對造血干細胞捐獻知識一點不了解的父母一聽怎么也不能接受,擔心陸燁的身體受到損害。平時不太喜歡多言的陸燁不得不通過各種方法做父母的工作,可父母還是不同意。很快到了暑假,陸燁回到家更是一面與父母繼續“周旋”“斗爭”,一面堅定地配合做好高分辨采樣和體檢。一個暑假,都因為這件事,家里搞的很不開心,但這一切沒有影響陸燁捐獻的意志。開學之時,捐獻時間終于定了,陸燁更有信心了!安还芩麄儜B度怎樣,也改變不了我要捐獻的行動。他們只能無可奈何地支持我!弊詈,陸燁還是拗過了父母。
“一張白紙”的“老哥”其實很不一般
“我就是一張白紙,學習不拔尖、公益活動不領先,什么先進事跡、閃光處都沒有,沒什么好寫的。”當淮南市紅十字工作人員和陸燁接觸,希望能挖掘他的事跡時,陸燁說的最多的就是這幾句話。然而,在他的輔導員老師、同學以及團委老師所述說的點點滴滴那里,我們了解到的卻是這個拗勁、牛勁十足的小伙子與眾不同的亮色。
“您看下這張照片,就知道‘老哥’是個暖男!币灰娒妫憻钏诎嗉壐卑嚅L符寶鴻就向大家展示了一張他和陸燁在夜幕中喝奶茶的合影。原來那次符寶鴻遇到不開心的事,陸燁看出來后,晚上便陪著他在校園里散步談心,最后,終于驅散了小符心頭的陰云。從那天起,暖心的“老哥”就成了小符一直對陸燁的昵稱,后來也成了班里多數同學習慣的稱謂!袄细纭弊鹬厝死斫馊岁P心人照顧人、 “老哥”遇事愛動腦筋、“老哥”愛看書……“老哥”的優點很多、很多,也正是從小愛看書愛動腦博采眾長愛幫助人,使得陸燁思想上、行動上超出了同齡人,也決定了他這次能一直頂著壓力堅持捐獻的行動。
“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 “真正的同情是下定決心,和別人一起經歷一切磨難”。對自己堅持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生命,陸燁在思考了很長一段時間后用他喜愛的兩位著名文學家魯迅和茨威格的這兩句話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我只是想通過自己的所為,來為這個世界做一些什么,讓它變得更美好。”與這個還滿臉孩子氣的青年交談,你不得不佩服他的非同尋凡。這就是陸燁,這個為愛與家人較勁的小伙。
圖片由市紅十字會提供(記者 李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