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報道引出一段承諾
老百姓滿意的事才是好事
(記者 王偉)10月15日,淮河早報、淮南網報道了我市基建村在雨污分流施工中,在雨天澆筑混凝土路面未給居民預留通道導致居民出行蹚泥水的事。該報道見報后,立即引起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及施工單位重視,并于文章見報當日承諾將立即整改。
10月16日上午,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跟隨工程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等相關人員來到基建村對整改情況實地查看。小區大部分道路已經鋪設了水泥,道路平整很多,但仍有少數未鋪設水泥的路面坑洼。小區內所有道路明顯可看出被人清掃過,但是由于前期未施工道路路面拋灑嚴重,很難清掃徹底,揚塵現象較嚴重。
對于小區居民所提出的質疑,施工單位現場向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做出解釋:居民反映下雨天使用混凝土鋪路問題,10月12日施工單位施工時尚未下雨,施工過程中開始下雨,按照砼澆筑工序要求施工無法中斷,主要原因還是施工單位在保進度的同時對天氣情況關注不夠導致。施工方承諾,以后施工會及時關注天氣情況。居民反映道路開挖鋪設管道后未及時澆筑砼面層問題,開挖的路面下鋪設有管道,設計開挖深度有限,為保證管道安全及混凝土面層的施工質量,回填土不能夠采取機械或人工夯實的辦法進行壓實,采取了水壓和自然沉降的方式進行壓實;居民反映樓房通道鋪設混凝土未預留出行通道問題,由于基建村屬于老舊小區,自建房現象嚴重導致樓道過窄,無法采取半幅路面施工的方式進行施工,F場負責人答應給予鋪設跳板供居民出行確未落實,施工方在以后的施工中將會給居民預留出行通道;居民反映污水管道未與居民樓管道連接問題,經調查污水管道與居民樓管道是連接的,但改造的老舊小區居民樓前后有大量居民自建房,居民樓管道大部分在自建房內,無法施工,故采取了對原有污水管道清淤疏通,新建管道在居民樓兩側連接原有污水管的方式進行處理;居民反映小區道路揚塵問題,由于基建村樓道過窄,渣土及混凝土只能使用小型車輛運輸,所以存在一定的拋灑導致揚塵,下一步將加大清理力度,盡量保證減少揚塵。
而對于居民反映路面混凝土在居民的踩踏下混入黃土可能會導致混凝土強度不夠的問題,施工方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在鋪設混凝土前施工單位已經鋪設了碎石墊層,混凝土表面出現的泛黃現象,實為商品混凝土外加劑振搗后的稀出,不影響混凝土的強度。
在現場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及施工單位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對于在施工中存在的問題,我們高度重視,迅速召開專題現場會進行了落實整改,對于在施工過程中給居民造成的不便,在此借淮河早報、淮南網向廣大小區居民做誠摯的道歉,并確保在后期施工過程中加大宣傳力度,加強現場文明施工管理,把對居民生活的影響程度降到最低,確保做成老百姓滿意的精品工程!
記者點評:任何施工都會對環境不可避免造成影響,老舊小區改造對于居民來說是件好事,但相關企業在做好事的同時,如何做到文明施工把對居民影響降到最低,確實是值得施工單位重視的地方。小區改造施工是在居民的家門口、眼皮下進行的,是否文明施工,是否偷工減料大家也都能看得清。故而相關單位加強管理,規范施工,把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做成老百姓滿意的精品工程才是關鍵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