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雪峰)壽縣窯口鎮真武村村民鮑繼平,今年68歲,曾因孩子患有精神疾病拖累而致貧困。如今,鮑繼平被安置到位于窯口的安徽楚緣生態農業公司種植果蔬,她每年可增加收入12000元,順利實現脫貧。
楚緣生態農業公司是窯口鎮招商引資企業,有占地200多畝的種植園,其負責人孫成永是壽縣人,以前在上海從事生態農業項目。2016年他“鳳還巢”,入駐窯口的安徽瓦埠湖現代農業開發建設示范區,種植葡萄、無花果、水果玉米等,又引種了高檔甜瓜“玉菇”,利用互聯網渠道銷售,產品大受歡迎,公司發展興旺。
在發展中,楚緣生態農業注重安置貧困戶。孫成永介紹,員工中長期工23個,其中貧困戶13人,通過在園里務工,每人年收入能確保在12000元左右,成功實現脫貧。鮑繼平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早上7點鐘上班,下午1點上班,還不耽誤給孩子做飯。”“一天能賺60元,能給小孩買肉吃,生活條件好多了,我們滿足了。”窯口鎮馬墻村村民劉玲瑞介紹說,自己51歲了,這個年齡出去也不好找工作。“我有腰間盤突出,開了刀,現在身上還有鋼板,不能做重活,在園里務工上班靈活,家里都照顧了。”
據窯口鎮黨委委員李靜介紹,位于該鎮的安徽瓦埠湖現代農業開發建設示范區,建設面積20,000畝,入住企業11家。目前入住的企業都是以生態種養為主,有葡萄、花卉、黃桃、草莓、瓜蔞等種植,還有稻田養蝦。通過園區這些農業經營主體及項目帶動,全鎮200多戶貧困戶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