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改善和修復淮河天然水域生態環境,促進漁業的可持續發展,潘集區在淮河架河鎮蘇涂渡口段舉行漁業增殖放流活動。
近年來,淮河流域淮南段受環境污染影響,加之捕撈強度過大,魚類資源量下降嚴重。開展增殖放流,是實現魚類資源恢復性增長的有效途徑。潘集區漁政站負責人介紹,自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以來,潘集區5年來投放了各類魚種300萬尾。今年共計投放各類魚種60萬尾,有淮王魚、黃桑魚、白鰱、黃鰱和草鯤5個品種。
淮王魚是淮南國家級特有品種,淮南種質資源保護區是國家級漁業資源保護區,為了增加淮王魚漁業資源的群種和數量,潘集區每年都要投放淮王魚。架河鎮蘇涂渡口是淮王魚種質資源核心保護區。此次投放主要是淮王魚和黃白鰱,黃白鰱是環保魚類,主要對淮河的水質生態有很好的保護作用,能把淮河中有機的氮和磷從淮河中提取出來,對淮河的生態有很好的促進和保護作用,可以擴大淮王魚的漁業資源,改善整個淮河的漁業生態環境,對淮河流域的生態平衡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013年,潘集區開始推進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通過最近幾年的增殖放流活動,淮王魚種質資源保護區的魚類品種、種群數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通過跟蹤檢測,發現今年淮河種質資源保護區魚類數量比往年都有所增加。
為做好此次漁業增殖放流工作,潘集區安排專項資金用于采購魚苗,并對提供的魚苗進行檢測,保證了放流苗種質量。放流過程中,潘集區精心組織,做好苗種運輸、規格測量、計數等工作,漁政人員和水產人員重點加強放流區域內有害漁具的清理和水上執法檢查,保證增殖效果和質量。此次潘集區在淮河禁漁期投放60萬尾魚苗,保護了淮河流域淮南段生態環境,促進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記者 柏 松 通訊員 石 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