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區人民法院助推教育整頓落實落細
“李院長的講課,我聽得非!朊浴,也增長了見識,希望法院的同志多來給我們講講課!3月27日,潘集區人民法院負責同志來到轄區安徽聚旺實業有限公司,為民營企業提供法律服務和指導,受到企業的歡迎。
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開展以來,潘集區人民法院緊緊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開展“五進五民”系列愛民活動,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急、難、愁、盼問題。
解決業主“辦證難”
潘集法院高度重視房地產“辦證難”這一涉民生問題,成立專班,主持召開7個小區業主座談會,開辟案件的“綠色通道”,上門送達、上門調解,做到快立、快審、快結。
目前,共協助辦理不動產登記證1282本,解決了這些居民共同的心病,1000多戶居民群眾終于可以住上“安心房”,涉辦證居民為潘集區黨委政府的積極作為和區法院勇于擔當、執法為民、立竿見影的工作作風紛紛給予點贊。
搭起群眾“連心橋”
今年以來,潘集法院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基層法庭轄區內設立村(社區)法官工作室,推進“法官下基層、就地解糾紛、矛盾不上交”的“訴源治理”新思路,努力讓矛盾在“室”前止步、在家門口為民解憂。目前,該院下設的平圩和三號井兩個人民法庭分別在轄區的社區(村)設立7個法官工作室。
據統計,兩個人民法庭自3月24日設立法官工作室以來,進行法制宣傳6次;接待來訪群眾共100余人次;指導、參與、組織、調解化解矛盾糾紛共38起;依法進行司法確認共9件。
法庭搬進“農家院”
“你們法官在這么忙碌的時間里,還到我們這里來,為我們辦實事,我們很受感動”。3月24日上午,潘集法院李磊法官考慮到原、被告均是生活在同一鄉鎮的村民,加之原告身體受傷行動不便,且被告年齡又較大,決定將法庭搬到事故案發地,開展巡回審判。經承辦法官的耐心說服及釋法析理,最終使雙方達成了和解協議,被告當庭即通過微信轉賬的方式將3萬余元賠償款支付給了原告,該案圓滿結案。
3月26日上午,該院刑庭周雷法官首次將一起醉酒駕駛刑事案搬進了古溝回族鄉於湖村,以被告人於某某犯有危險駕駛罪,判處其拘役2個月,緩刑2個月,并處罰金1000元。宣判后,被告人於某某當庭表示服判。
該院還將繼續找準服務基層之“實事”,把便民、利民、惠民延伸到基層各個角落,把法庭搬到田間地頭、學校和農舍,推進普法宣傳在基層領域常態化制度化。
為民送法解難題
3月24日上午,該院平圩法庭負責人胡軍以《以普法之石,筑法治之基》為題,為平圩社區50余位居民宣講了民法典的法律原則、糾紛化解要點、難點等與居民息息相關的條文,引導社區群眾養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
據悉,該院僅在3月份的一個月時間里,深入轄區開展法治宣傳10次,向群眾發放由該院精心制作印有法治漫畫故事、法律條文、典型案例等內容的《生活中的民法典》(看圖學法)宣傳手冊500余份,接受法律咨詢400余人次。
通過開展“五進五民”愛民活動,讓人民群眾充分認識到《民法典》既是保護公民合法權益的法典,也是全體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真正做到學法、懂法、守法、用法。
維護當事人權益
“家里正需要這筆錢,感謝執行局干警為我解憂!3月25日上午9時,申請執行人蔡某來到潘集法院,將一面書寫有“一心為民廉潔奉公,熱情服務廉明高效”的錦旗送到執行局負責同志手中。這是一起勞務合同糾紛案件的被執行人蔡某來到執行大廳,迫于強大的執行威懾,蔡某主動繳納了拖欠農民工工資2萬余元,執行法官接到工資款后,立即轉交給5名申請人。
3月25日,潘集法院開展了“江淮風暴”涉民生案件專項集中執行行動,共拘傳被執行人7名,查封車輛2臺,執行到位金額近200萬元,執結案件8件。(通訊員 余占勝 記者 劉銀昌)